10月26日,周一。自從已故總統尼克遜响1971年8月取消布列頓森林協議後,定期存款便唔再係「安全」嘅資產,並面對購買力不斷被侵蝕,上述情況至今不變。如以金價計,過去三十八年美元共失去95.7%購買力,即今天20美元購買力只相等於1971年嘅1美元。另一方面,自1971年起全球經濟泡沫一個接一個,一個泡沫爆破後,另一個泡沫又再開始,周而復始。
從2007年9月金融危機至今,美國聯儲局及政府共借出、支出或擔保咗11.6萬億美元。上述資金主要流入金融系統內,令金融資產自今年3月起大幅上升,亦令美元自今年3月起貶值15%、金價上升20%,但至今並冇令CPI上升(因為冇流入消費市場)。10月份調查報告顯示,有36%美國人今年聖誕消費將較去年減少。
金價續在憂慮中上升
今年第二季全球各央行共增加外滙儲備4130億美元(其中37%係美元,過去十年平均數係63%,日圓及歐羅卻成為吸納對象)。JP摩根大通估計,今年第四季金價將在1050至1100美元之間上落,未來金價繼續在憂慮中上升。
今年3月6日開始嘅美股反彈市係咪已在10月份結束?由於樓價自2006年高峰回落30%、失業率接近10%,理論上股市完成大反彈後,新一輪跌市好快又再臨(十分簡單嘅A、B、C理論,即完成A浪下跌,必出現B浪反彈,然後再進入浪C下跌)。
1994年2月前美國財長Lloyd Bentsen要求日圓升值,到1995年7月美元滙價失去20%價值,但由1995年7月到2002年1月美元升值咗47%。上述例子並非鮮見,1987年美國股災後,前財長James Baker亦曾要求西德馬克升值,唔少人估計1987年10月股災後美國應放寬銀根,但1988年美國卻收緊銀根,令美元滙價上升。今年10月各位要小心嘅係美元滙價止跌回升而非進一步回落,因為今年3月美元轉弱部分理由係投機者進行利差交易(Carry Trade),即借美元去買其他國家股票甚至石油合約同黃金,因為借美元嘅成本太太太太低。10月6日澳洲宣布加息0.25厘,至3.25厘,相信下一個係加拿大;估計未來六至九個月大部分國家皆進入加息周期,大大限制未來六至九個月呢D國家股市嘅升幅。
經濟衰退不但冇拉近貧富懸殊,反而進一步擴闊兩者差距。去年美國年收入138000美元以上嘅10%家庭,較最低收入12000美元以下嘅10%家庭收入多出十一點四倍(2007年多出十一點二倍)。去年美國中產家庭年收入共50303美元,較2007年52163美元下降4.6%,為1997年以來最低。不過,美國最富有1%家庭年收入仍佔全美國總收入25%,更係1967年以來最高(數字來自美國人口調查局)。去年香港GDP 14740億港元,1%香港最富有家庭(約二萬五千三百五十多戶)如佔去總收入25%,即香港平均每戶最富有家庭年入高達1440多萬元,由此可見幾咁富有;反之,目前月入6000元以下香港家庭數目亦在不斷增加中。
香港「敗家仔」出現機率高
富不過三代?中文大學9月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每百個家族企業中,到孫兒嗰一代仍然十分成功嘅只有三家。香港到咗第三代敗家仔出現率高於台灣及新加坡一倍。理由係香港富豪第一代太成功,到第二代接手時,唔少企業已係市值過百億元嘅公司,管理以千計甚至上萬名員工,業務遍及全世界咁龐大嘅企業,一般CEO 亦未必能管得好,何況出身豪門嘅世家子弟?佢地唔少留學海外回港接手後,同企業內嘅老臣子意見不合,數目不在少數。
根據滙豐私人銀行與顧問公司合作研究嘅結果發現,華人家庭企業由第二代接手後,約70%家族企業未能超越創辦人年代,成功嘅只佔30%。能夠順利過渡到第三代仍然成功嘅家族企業更少。研究報告指出,要家族企業能一直發展落去,第一代領導人必須懂得放手,擺脫傳統觀念「父傳子」此無形枷鎖。响企業管治上增加透明度及引入外人協助管理,建立良好制度去平衡可能出現嘅新舊文化衝突(例如子女海外學成歸來與舊臣子之間嘅矛盾)。第一代創業期,公司規模細,生存空間受威脅,企業內容易產生槍桿子一致對外嘅想法,因當時共同敵人在企業之外(即來自其他企業的競爭)。但到咗第二代接手之時,企業已有一定規模,外間威脅下降,反而內部矛盾浮現。企業矛頭很容易由「槍桿子一致對外」轉為「內耗期」。第二代與老臣子之間的矛盾,甚至第二代之間的互相矛盾,到咗第三代企業內部矛盾激化成為你死我活的鬥爭,已無暇理會企業的死活。
富不過三代另一理由係過分富足的生活容易引發道德敗壞,道德敗壞的結果令人失去價值觀,進一步失去分析能力,僅憑印象去決定一切。領導層受到貪婪及恐懼感支配而作出錯誤決定,並帶來失敗,此乃「富不過三代」咒語靈驗嘅另一理由。今天內地企業亦面臨第二代接班人嘅問題,香港企業更面對第三代接班人問題;點樣打破「富不過三代」嘅咒語?將關係到香港及中國未來經濟表現。
和珅紀曉嵐各有功用
一直以來,中國人將家族文化看成主流文化,過去皇親國戚往往可分享國家的權力,甚至揮霍國家的財富,所謂「欽差大臣」大部分由皇親國戚出任,作為掣肘群臣之用而成為特權分子,甚至逍遙法外。包公能流芳百世嘅理由,係佢以臣子嘅地位敢拿違法嘅皇親國戚去正法!今天華資企業大股東仍操控企業職員嘅生殺大權,一派「我就是制度」的作風,結果令下屬成為唯唯諾諾的人(有誰敢逆大股東意思?)。大股東往往喜歡在企業內形成兩派,以便利於自己操控。例如乾隆皇利用和珅和紀曉嵐的對立,由紀曉嵐去辦事,並利用和珅去打小報告控制紀曉嵐。今天本港唔少大企業內,亦係有一批職員為公司賣命,另有一批職員以向老闆打小報告為生,因為老闆需要呢批人去控制為自己賣命者,以廣布線眼。反之,西方企業管治模式係股權高度分散及高度流動性,股東在大會上選出董事會成員負責管理公司,由董事會委任CEO及其他高管人員(並以股票期權去吸引佢地為公司創造純利)。至於日、德企業是股權高度集中,流動性小,不少企業由「利益相關」公司互控,銀行往往亦係企業債權人及股東,不但提供資金,同時發揮監督作用,員工亦參與公司管理,有唔少企業提供終身僱用制去保護員工利益。華資企業由於由家族成員掌握控制權及決策權,對外依賴性弱,企業成敗往往由家族內能否出現領袖人才去決定;加上排他性強(外人很少受華資大股東重用),成敗往往由家族成員中少數人決定。近年上市嘅國有企業,最大股東係國家,高層往往同時係黨員,極易獲國營銀行支持,情況有點似日德企業;但亦有人際關係,因此又似華資企業。由於國家係大股東,國企需要照顧股東利益。國企能否集東西方管理優點於一身?
曹仁超
Tuesday, October 27, 2009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我霸住個位 係都唔畀你上」
四代香港人:與曹仁超對話
與曹仁超的訪談,除獲益良多,更是感慨良多,肯定是筆者一生最喜歡、最重要的其中一個訪談,因為當中充滿挫敗和憤怒。當上一代有人直截了當說「我霸住個位 係都唔畀你上」時,當上一代有人兜口兜面向你講「你們整代人都中計了~傻佬」的時候,怎能不感到挫敗與憤怒,怎能不發出「啤~」的一聲?
從來沒有對曹仁超,甚至任何上一代當權者怨恨,而且心裡萬分感謝曹仁超直截了當的坦白,上層既得利益者絕對沒必要向被剝削者解釋什麼,這是他對我們的關懷,憤怒,是對自己,挫敗感,是好的開始,Orz…
M:你在1948年出生,又是一個BABY BOOMER(戰後嬰兒潮)的受訪者了。
C:以中國人來說,我差不多算是最早的BABY BOOMER。在四八、四九年左右,國共內戰已到尾聲,爺爺支持共產黨,將資金搬回上海,而那時候我老竇(爸爸)在香港做生意,她到上海娶了我媽媽便回香 港,我在上海出生的。五○年左右,大陸「抗美援朝」,而當時我們家族主要做煙草代理生意,抗美援朝將我們由「愛國份子」變成「黑五類」;加上當時聯合國宣 佈對中國禁運,煙草到港後未能運去內地,再死兩錢!
此舉對我們是雙重打擊,爺爺覺得勢色唔對,便叫媽媽帶我到香港避難三個月,於是我在三歲來香港,那才第一次見到爸爸,也不懂叫「老竇」。老竇為了氹我叫 他,帶我到告羅士打大酒店(即現在的LANDMARK置地廣場)聽演奏食西餅,那時代食西餅是很「得人驚」的事情,還有食呂宋芒、上山頂…幾乎所有香港最 高級的享受,都由老竇帶我去試過。他最初以為我只在香港留三個月,所以花了很多錢氹我,第一年大約花了五千港紙,大約是現在五十萬元購買力吧。後來發現我 們回不了大陸,加上生意一落千丈,老竇開始酗酒,後來爆血管,再之後便過身了。我懂事時,家裡便開始變得貧窮,你可以想像我的六十年代,什麼穿膠花、油公 仔、剪線頭、跟車送可樂等我都做過。
M:現在越來越多人醉心投機,我不認為那是投資,而越來越少人工作生產,你認為這樣的社會沒有問題嗎?
C:我認為社會是圓形的,例如美國戰後四九年大衰退,有工做便很開心了;到五十年代開始興旺;到六十年代美國進入所謂繁榮期,有飯食有屋住,有安定的工作,連汽車都有,但看不到前路,所以到六十年代後期出現胡士托、頹廢派、吸毒問題等,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是美國迷失的二十年。(M:那香港的情況 呢?)香港的五、六十甚至七十年代類似美國戰後,是貧窮時期,大陸不斷有廉價勞工湧入搶飯碗,老闆絕不會加你人工,窮人永遠是窮人,只有寄望下一代受教 育,能夠成為香港的中產階級改善生活;(M:現在的香港類似美國的七、八十年代?)對,香港在八、九十年代至現在經歷了三十年的繁榮期,我們受過教育、有 學問,而班鬼子佬(外國人)一步步撤離香港,我們對上沒有CEILING,我們REPLACE了他們的位置兼夾享受了香港的全盛時期,我們由貧窮階級進入 中產階級,叻一點的更能發達!
M:那我們這一代後生的又如何?
C:但問題是,當這班人坐上中產階級的位置之後,後來的一批如何上位呢?現在你們上來,已經有我們百幾萬中產階級坐晒位,我們不會讓你們上來的! 這情況類似七十年代的美國,而到八十年代後期上位的都不是中產階級,講的是INNOVATION、互聯網,二千年講的是 INTERNET世代、X GENERATION。不過香港沒有X GENERATION,香港社群只得幾百萬人,如何建立互聯網呢?美國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因此能建立互聯網。
M:對啊!有年輕人投訴上一代霸著位置不讓年輕人上位呢!
C: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只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因為我沒有責任讓你上來的,這個位坐得我好舒服嘛!
M:你們那代人掌握了成功的方程式,上了位後便不斷重複流水作業,結果令到很多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呢。
C:對啊!日本也一樣!九○年代到現在都是,上一代霸著位置,死都唔改,硬係不讓你上來,所以有「望窗一族」,不過我見到日本開始有所改變 了。(M:我又看不到香港年輕人凝聚了什麼力量出來呢。)所以我常說東方人有「奴性」問題,上一代人阻著,為何不反抗呢?另找商機呢?美國新一代找到互聯 網、SOFT WARE、3-G、BIO-TECH等我們不懂的產業,打低美國既有的中產。當然,這班人又重複我們所做的,霸著位置,壟斷,不讓後來的上位,KILL YOU WHEN YOU ARE BABY!互聯網開始出現霸主時代,類似美國六、七十年代,我相信下一代又要用十多二十年時間去抗爭了。
M: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或者未能去抗爭,你會否認為是因為我們渣斗?
C:對!為何我們可以隊冧班鬼子佬取代他們,而你們不隊冧我們呢?(M:渣斗之處在那裡?)唔敢隊冧我地囉!我在七二、七三年已經在《明報》寫文 章:「鬼子佬滾回老家去!」因為將來是我們的,JARDINE?WHO ARE YOU?WHEELOCK?WHAT'S YOUR NAME?HUTCHISON?乞人憎呀!我在七十年代已經預言三行時代結束,十大地產商時代來臨,我們要做HERCULES(神話中的大力士),只要讓 我們雙腳著地,連地球都能抬得起!所以我們兩腳著「地」,利用香港的房地產,就可以隊冧班鬼子佬!那年代讀大學的精英,畢業時便曉得「GOOD MORNING!SIR!」、「YOUR MOST OBEDIENT!SIR!」,六十年代大部份精英最大理想是守規矩做公務員,但最後被我們這班反斗星打低晒!我們這班不服從的,有錢便買地、冇錢的買地 產股,最後成為贏家,身家比他們多得很呢!我們憑著香港的房地產撈了一大筆,叻的就像李嘉誠,而這遊戲自七十年代玩到一九九七年,然後再冇新的地產企業出 現,亦不能再以房地產創造明天了。
M:你所講的利用房地產的HERCULES,不單只隊冧班鬼子佬,仲隊冧埋我們這班下一代喎!因為你們碌卡碌埋我們那張啊!
C:不是你們,是四代人。第一,我們冇樓的上一代;第二,我們這一代冇樓的;第三,下一代冇樓的;還有大陸出來冇樓的。所以有四代人做我們的奴隸 嘛!我們一代人搵了你們四代人的錢嘛!(M:呀~Orz…)做乜你們這代人咁蠢,仲被我們呃!一出身便整個龜殼你孭,爬下爬下,你做乜孭個龜殼呢?(M: 呀~Orz…)「孭個龜殼做蝸牛」是我們SET出來的RULES嘛!點解一定要遵守我們的RULES呢?
M:即是說我們自小接受你們的教育,要尊師重道、便宜莫貪、沒有不勞而獲、要守規矩,然後一出社會便上了你們的當呢。
C:對啊!要不是哪裡來四代人養我們一代呢?有些學校提倡什麼知識博大、性格優雅,講出來堂而皇之,但對出來社會做事可能沒什麼幫助。我可以教你的,不是 你的人格會否優雅,而是「如何在不犯法的情況之下發財」,這其實是大學應該提供的教育,但這些都不能公開,說出來便會被責罵為「衰人」。欺負弱小,我每日 都做:回家食飯,食魚、牛、豬…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有智慧的動物食冇智慧的,「死蠢」就當然被人吃掉,但是,這些都不能寫進我的投資日記嘛。(M:你們那一 代人講一套做一套,還教我們做隻死蠢的豬呢!我們徹底地被整了!)作為農莊的主人,WHY SHOULD I TEACH THE PIG TO SING?冇理由教隻豬去唱歌㗎!只要你們聽教聽話、乖乖地做豬仔,那我就有豬肉吃了!對不對?聰明的人要THINK OUSIDE THE BOX嘛!要超越上一代,就不要一味聽教聽話,永遠成為上一代的COPY。
M:今時今日在香港可以不買樓不買股票嗎?
C:你也可以去上海玩嘛~到了大陸的時候,你在社會上層,九七年後在大陸面對的環境,就類似我們在七十年代面對著你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有上層與下 層,你在上層便成為既得利益者,唔好運在下層的話,你便是被剝削那班。這世上無論什麼制度都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我們這一代人是剝削者,而你們是被剝削者 嘛!就算是我比你勤力工作,我的財富最多比你多一個開,何解現在我的身家比你多十個、一百個開呢?因為我在剝削你嘛!你不知道嗎?我八元買匯豐銀行股票然 後一百六十元賣給了你嘛!我們這一代人的成就建基於你們身上嘛!
M:你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呢?
C:年輕人不反叛就冇資格做年輕人,我主張年輕人反叛的,但要知道這世界不是你玩晒,所以要PLAY ACCORDING TO THE LAW,要在法律框框裡面造反,最多被人家話不道德,但要做法律容許之下的事,即是做一個「合法而不道德的人」!你們有兩個方法。第一,就好像我們在六 十、七十年代覺得唔服氣,「點解要去GOOD MORNING!SIR!」?於是我們就去玩一瓣鬼子佬不懂的,去炒地皮,最後會德豐(WHEELOCK)、和記(HUTCHISON)、怡和 (JARDINE)都輸了。你們為何不去玩一瓣我們不懂的?沒理由去葡京搵何鴻燊玩嘛!每一代人都要找突破點去隊冧上一代,你們這一代人連找破綻都不去想 不去做,又如何突破呢?我們很多人的死穴是「恐共」,我們身光頸靚,不夠膽去大陸玩,而你們身無分文就應該去闖,這是第二個方法─將我們成功的方法拿去另 一地方玩。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一定要學懂兩件事:第一,ASSET ALLOCATION,資產配置;其次是STOCK PICKING,即揀股票。
M:我們在香港一定冇得玩嗎?
C: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第一,遊戲規則是我們SET的;第二,我們在香港搵老襯搵了幾十年,財雄勢大;還有,「喂~阿曾、阿任,點睇呀? 搞搞佢啦~整個勾地政策啦~」阿曾與我們是同一輩的,大家碌地沙玩大,我一個講唔掂,十個如何,我們是一群人,不單只這一群,連官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 代,都有共同語言的嘛!WE ACT THE SAME,WE THINK THE SAME!有默契的,我們信奉同樣的價值,「嘩~冒牌BEATLES來港!」便一窩蜂湧去聽了,我們都是聽THE BEATLES長大的一代嘛。
M:房地產一日在你們手中,一日都仍然由你們話事呢。
C:沒錯,房地產不跌,你們又如何上位呢?你們賺埋賺埋的錢只得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買樓,一炮過,供一世,條命賣給我們;第二個選擇─租樓, 凌遲,每個月割一塊肉;第三個選擇─瞓街。你們跑不掉的,甫進入這個系統,就不斷被我們吸水,我們是SUCKER,大概由十個傻佬供養我們一個,所以我們 必定很肥的,所以我們飲得起十多萬一瓶的紅酒,因為PAID BY YOU,NOT PAID BY US嘛!香港被我們DOMINATE,不單只房地產,是所有的都被我們控制了。
M:你們這班人的價值觀是「錢就是一切」,你覺得這是正確的。
C:炒樓炒股票有什麼問題呢?(M:全港市民都炒樓炒股票也沒有問題?)你們不炒樓炒股票,誰來接我們的貴價貨呢?我們的貨大部份在七、八十年代 建立,在九十年代派給你們嘛!所以見你們在九七年接樓的時候,我覺得你們是傻佬,我們從每呎一百元炒至一萬元,炒了一百個開還接貨?!就算每呎四千元去接 貨都是傻佬,每呎四千元都賺你四十個開!我太太說,我什麼都沒有,只是有錢;而你們什麼都有,只是沒有錢!我一直相信「錢就是一切」,但這一兩年開始覺得 不是了。(M:為什麼呢?)有時都唔知賺咁多做乜,以我太太的理論講:第一粒鑽石就話嚇親我;第二粒鑽石,略有驚喜;第三粒,你應酬我嗎?第四粒,我覺得 討厭;到第五粒鑽石,喂,搞搞新意思吧。現在班有錢已經多錢到癲癲地亂花錢了。(M:那就不要賺太多,漏一兩粒鑽石可給我們吧!)幹嗎要給你?而且這可不 是我一個人決定,是一組人的決定。
從來沒有對曹仁超,甚至任何上一代當權者怨恨,而且心裡萬分感謝曹仁超直截了當的坦白,上層既得利益者絕對沒必要向被剝削者解釋什麼,這是他對我們的關懷,憤怒,是對自己,挫敗感,是好的開始,Orz…
M:你在1948年出生,又是一個BABY BOOMER(戰後嬰兒潮)的受訪者了。
C:以中國人來說,我差不多算是最早的BABY BOOMER。在四八、四九年左右,國共內戰已到尾聲,爺爺支持共產黨,將資金搬回上海,而那時候我老竇(爸爸)在香港做生意,她到上海娶了我媽媽便回香 港,我在上海出生的。五○年左右,大陸「抗美援朝」,而當時我們家族主要做煙草代理生意,抗美援朝將我們由「愛國份子」變成「黑五類」;加上當時聯合國宣 佈對中國禁運,煙草到港後未能運去內地,再死兩錢!
此舉對我們是雙重打擊,爺爺覺得勢色唔對,便叫媽媽帶我到香港避難三個月,於是我在三歲來香港,那才第一次見到爸爸,也不懂叫「老竇」。老竇為了氹我叫 他,帶我到告羅士打大酒店(即現在的LANDMARK置地廣場)聽演奏食西餅,那時代食西餅是很「得人驚」的事情,還有食呂宋芒、上山頂…幾乎所有香港最 高級的享受,都由老竇帶我去試過。他最初以為我只在香港留三個月,所以花了很多錢氹我,第一年大約花了五千港紙,大約是現在五十萬元購買力吧。後來發現我 們回不了大陸,加上生意一落千丈,老竇開始酗酒,後來爆血管,再之後便過身了。我懂事時,家裡便開始變得貧窮,你可以想像我的六十年代,什麼穿膠花、油公 仔、剪線頭、跟車送可樂等我都做過。
M:現在越來越多人醉心投機,我不認為那是投資,而越來越少人工作生產,你認為這樣的社會沒有問題嗎?
C:我認為社會是圓形的,例如美國戰後四九年大衰退,有工做便很開心了;到五十年代開始興旺;到六十年代美國進入所謂繁榮期,有飯食有屋住,有安定的工作,連汽車都有,但看不到前路,所以到六十年代後期出現胡士托、頹廢派、吸毒問題等,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是美國迷失的二十年。(M:那香港的情況 呢?)香港的五、六十甚至七十年代類似美國戰後,是貧窮時期,大陸不斷有廉價勞工湧入搶飯碗,老闆絕不會加你人工,窮人永遠是窮人,只有寄望下一代受教 育,能夠成為香港的中產階級改善生活;(M:現在的香港類似美國的七、八十年代?)對,香港在八、九十年代至現在經歷了三十年的繁榮期,我們受過教育、有 學問,而班鬼子佬(外國人)一步步撤離香港,我們對上沒有CEILING,我們REPLACE了他們的位置兼夾享受了香港的全盛時期,我們由貧窮階級進入 中產階級,叻一點的更能發達!
M:那我們這一代後生的又如何?
C:但問題是,當這班人坐上中產階級的位置之後,後來的一批如何上位呢?現在你們上來,已經有我們百幾萬中產階級坐晒位,我們不會讓你們上來的! 這情況類似七十年代的美國,而到八十年代後期上位的都不是中產階級,講的是INNOVATION、互聯網,二千年講的是 INTERNET世代、X GENERATION。不過香港沒有X GENERATION,香港社群只得幾百萬人,如何建立互聯網呢?美國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因此能建立互聯網。
M:對啊!有年輕人投訴上一代霸著位置不讓年輕人上位呢!
C: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只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因為我沒有責任讓你上來的,這個位坐得我好舒服嘛!
M:你們那代人掌握了成功的方程式,上了位後便不斷重複流水作業,結果令到很多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呢。
C:對啊!日本也一樣!九○年代到現在都是,上一代霸著位置,死都唔改,硬係不讓你上來,所以有「望窗一族」,不過我見到日本開始有所改變 了。(M:我又看不到香港年輕人凝聚了什麼力量出來呢。)所以我常說東方人有「奴性」問題,上一代人阻著,為何不反抗呢?另找商機呢?美國新一代找到互聯 網、SOFT WARE、3-G、BIO-TECH等我們不懂的產業,打低美國既有的中產。當然,這班人又重複我們所做的,霸著位置,壟斷,不讓後來的上位,KILL YOU WHEN YOU ARE BABY!互聯網開始出現霸主時代,類似美國六、七十年代,我相信下一代又要用十多二十年時間去抗爭了。
M: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或者未能去抗爭,你會否認為是因為我們渣斗?
C:對!為何我們可以隊冧班鬼子佬取代他們,而你們不隊冧我們呢?(M:渣斗之處在那裡?)唔敢隊冧我地囉!我在七二、七三年已經在《明報》寫文 章:「鬼子佬滾回老家去!」因為將來是我們的,JARDINE?WHO ARE YOU?WHEELOCK?WHAT'S YOUR NAME?HUTCHISON?乞人憎呀!我在七十年代已經預言三行時代結束,十大地產商時代來臨,我們要做HERCULES(神話中的大力士),只要讓 我們雙腳著地,連地球都能抬得起!所以我們兩腳著「地」,利用香港的房地產,就可以隊冧班鬼子佬!那年代讀大學的精英,畢業時便曉得「GOOD MORNING!SIR!」、「YOUR MOST OBEDIENT!SIR!」,六十年代大部份精英最大理想是守規矩做公務員,但最後被我們這班反斗星打低晒!我們這班不服從的,有錢便買地、冇錢的買地 產股,最後成為贏家,身家比他們多得很呢!我們憑著香港的房地產撈了一大筆,叻的就像李嘉誠,而這遊戲自七十年代玩到一九九七年,然後再冇新的地產企業出 現,亦不能再以房地產創造明天了。
M:你所講的利用房地產的HERCULES,不單只隊冧班鬼子佬,仲隊冧埋我們這班下一代喎!因為你們碌卡碌埋我們那張啊!
C:不是你們,是四代人。第一,我們冇樓的上一代;第二,我們這一代冇樓的;第三,下一代冇樓的;還有大陸出來冇樓的。所以有四代人做我們的奴隸 嘛!我們一代人搵了你們四代人的錢嘛!(M:呀~Orz…)做乜你們這代人咁蠢,仲被我們呃!一出身便整個龜殼你孭,爬下爬下,你做乜孭個龜殼呢?(M: 呀~Orz…)「孭個龜殼做蝸牛」是我們SET出來的RULES嘛!點解一定要遵守我們的RULES呢?
M:即是說我們自小接受你們的教育,要尊師重道、便宜莫貪、沒有不勞而獲、要守規矩,然後一出社會便上了你們的當呢。
C:對啊!要不是哪裡來四代人養我們一代呢?有些學校提倡什麼知識博大、性格優雅,講出來堂而皇之,但對出來社會做事可能沒什麼幫助。我可以教你的,不是 你的人格會否優雅,而是「如何在不犯法的情況之下發財」,這其實是大學應該提供的教育,但這些都不能公開,說出來便會被責罵為「衰人」。欺負弱小,我每日 都做:回家食飯,食魚、牛、豬…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有智慧的動物食冇智慧的,「死蠢」就當然被人吃掉,但是,這些都不能寫進我的投資日記嘛。(M:你們那一 代人講一套做一套,還教我們做隻死蠢的豬呢!我們徹底地被整了!)作為農莊的主人,WHY SHOULD I TEACH THE PIG TO SING?冇理由教隻豬去唱歌㗎!只要你們聽教聽話、乖乖地做豬仔,那我就有豬肉吃了!對不對?聰明的人要THINK OUSIDE THE BOX嘛!要超越上一代,就不要一味聽教聽話,永遠成為上一代的COPY。
M:今時今日在香港可以不買樓不買股票嗎?
C:你也可以去上海玩嘛~到了大陸的時候,你在社會上層,九七年後在大陸面對的環境,就類似我們在七十年代面對著你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有上層與下 層,你在上層便成為既得利益者,唔好運在下層的話,你便是被剝削那班。這世上無論什麼制度都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我們這一代人是剝削者,而你們是被剝削者 嘛!就算是我比你勤力工作,我的財富最多比你多一個開,何解現在我的身家比你多十個、一百個開呢?因為我在剝削你嘛!你不知道嗎?我八元買匯豐銀行股票然 後一百六十元賣給了你嘛!我們這一代人的成就建基於你們身上嘛!
M:你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呢?
C:年輕人不反叛就冇資格做年輕人,我主張年輕人反叛的,但要知道這世界不是你玩晒,所以要PLAY ACCORDING TO THE LAW,要在法律框框裡面造反,最多被人家話不道德,但要做法律容許之下的事,即是做一個「合法而不道德的人」!你們有兩個方法。第一,就好像我們在六 十、七十年代覺得唔服氣,「點解要去GOOD MORNING!SIR!」?於是我們就去玩一瓣鬼子佬不懂的,去炒地皮,最後會德豐(WHEELOCK)、和記(HUTCHISON)、怡和 (JARDINE)都輸了。你們為何不去玩一瓣我們不懂的?沒理由去葡京搵何鴻燊玩嘛!每一代人都要找突破點去隊冧上一代,你們這一代人連找破綻都不去想 不去做,又如何突破呢?我們很多人的死穴是「恐共」,我們身光頸靚,不夠膽去大陸玩,而你們身無分文就應該去闖,這是第二個方法─將我們成功的方法拿去另 一地方玩。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一定要學懂兩件事:第一,ASSET ALLOCATION,資產配置;其次是STOCK PICKING,即揀股票。
M:我們在香港一定冇得玩嗎?
C: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第一,遊戲規則是我們SET的;第二,我們在香港搵老襯搵了幾十年,財雄勢大;還有,「喂~阿曾、阿任,點睇呀? 搞搞佢啦~整個勾地政策啦~」阿曾與我們是同一輩的,大家碌地沙玩大,我一個講唔掂,十個如何,我們是一群人,不單只這一群,連官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 代,都有共同語言的嘛!WE ACT THE SAME,WE THINK THE SAME!有默契的,我們信奉同樣的價值,「嘩~冒牌BEATLES來港!」便一窩蜂湧去聽了,我們都是聽THE BEATLES長大的一代嘛。
M:房地產一日在你們手中,一日都仍然由你們話事呢。
C:沒錯,房地產不跌,你們又如何上位呢?你們賺埋賺埋的錢只得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買樓,一炮過,供一世,條命賣給我們;第二個選擇─租樓, 凌遲,每個月割一塊肉;第三個選擇─瞓街。你們跑不掉的,甫進入這個系統,就不斷被我們吸水,我們是SUCKER,大概由十個傻佬供養我們一個,所以我們 必定很肥的,所以我們飲得起十多萬一瓶的紅酒,因為PAID BY YOU,NOT PAID BY US嘛!香港被我們DOMINATE,不單只房地產,是所有的都被我們控制了。
M:你們這班人的價值觀是「錢就是一切」,你覺得這是正確的。
C:炒樓炒股票有什麼問題呢?(M:全港市民都炒樓炒股票也沒有問題?)你們不炒樓炒股票,誰來接我們的貴價貨呢?我們的貨大部份在七、八十年代 建立,在九十年代派給你們嘛!所以見你們在九七年接樓的時候,我覺得你們是傻佬,我們從每呎一百元炒至一萬元,炒了一百個開還接貨?!就算每呎四千元去接 貨都是傻佬,每呎四千元都賺你四十個開!我太太說,我什麼都沒有,只是有錢;而你們什麼都有,只是沒有錢!我一直相信「錢就是一切」,但這一兩年開始覺得 不是了。(M:為什麼呢?)有時都唔知賺咁多做乜,以我太太的理論講:第一粒鑽石就話嚇親我;第二粒鑽石,略有驚喜;第三粒,你應酬我嗎?第四粒,我覺得 討厭;到第五粒鑽石,喂,搞搞新意思吧。現在班有錢已經多錢到癲癲地亂花錢了。(M:那就不要賺太多,漏一兩粒鑽石可給我們吧!)幹嗎要給你?而且這可不 是我一個人決定,是一組人的決定。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09
港女的「市價」 (Part III)
港女的「流動性」(即港男的團結程度)只是影響她們的「市價」的因素之一,港男們一般都不太關心,而事實上亦沒有多少港男會認為值得為這班Hello Kitty去搞個「卡特爾」來「調控」其「市價」。而一般人較為熟識影響市價的因素應為供求關係平衡後,所得出的均衡價格;以及商品或資產本身的價值,因為長遠而言,價格是要回歸價值的。說到供求關係,這正是港男們認為港女應該「減價」的一大理據,因為擺在枱面的數據是女多男少,兼有一半港男北上娶妻,在供求關係改變後,應產生一個新的均衡價格,但這種寫在教科書上的東西顯然並沒有發生。供求定律居然失效,面對此一奇蹟,港男們「歸功」於港女,實在太抬舉她們了。
首先,對港女的需求是可以透過一個港男同時溝幾個港女來倍大的,但這不能完全解釋目前的現象,因為這些倍大出來的虛擬需求可透過一個港女食幾家茶禮來抵銷的。問題是誰有能力以槓桿的型式去溝女,恐怕不會是一個月薪七千五百四十六元的速遞員或管理員吧。唔係猛龍唔「槓桿」,有合理理由相信這些倍大出來的「虛擬港男」在條件上(不是道德上)是較高質素的,由他們充當港女的「流通量提供者」,會令港女得到較佳的「報價」,而「報價」的形式不一定是追求時所付出的金錢,因為要同時溝幾個港女,即使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港男,由於攤薄效應,可能比基層港男的單一付出還要少,「報價」的重心是他們的身份(如職業)或一些可重複使用的「架生」(如戰車及偽豪宅),以及一些讓港女們感到舒適及被受尊重的溝通技巧。而港女們所能得到最高的「報價」,可以算是她們的「市價」。
如果根據以上的論述,港女們的「市價」顯然有一定程度的泡沫存在;作為普羅港男,無論是出於想趁低吸納,抑或幸災樂禍,都會即時聯想到有關「去槓桿化」、泡沫爆破,以及「流通量提供者」何時「熄機」等問題。但港男們所忽略的是港女們其實並不是商品或資產,她們是人;原油期貨可以在炒家離場後,價格在四個月內由147美元大跌至60美元,但人不是原油。這可以借助價格的向下僵固性的概念來作類比,什麼是價格的向下僵固性呢?凱因斯學派以工資作為例子指出,工資在現實社會中是無法完全自由調整的。當勞動需求大於供給時,工資是可以很快向上調整的,但若發生超額供給時,則工資不會輕易的向下調整,可能先以部份人的失業來代替,這就是工資具有向下僵固性的前提假設。
由此可見,如果港女們曾經得到高質素的「流通量提供者」(不論是玩家或用家)提供「報價」,基於價格的向下僵固性,一般來說都很難再降低要求(尤其在公佈天下後);要是在過程中該港女還出現「水鬼升城隍症候群」的話(道德水平稍為下降,尤其在對待基層港男的態度方面),則會徹底毀滅了日後可能要降低要求的下台階;倘若那些高質素的「流通量提供者」突然「熄機」,在一段時期內,港女們只能以「失業」代替「減薪」,以保尊嚴。
首先,對港女的需求是可以透過一個港男同時溝幾個港女來倍大的,但這不能完全解釋目前的現象,因為這些倍大出來的虛擬需求可透過一個港女食幾家茶禮來抵銷的。問題是誰有能力以槓桿的型式去溝女,恐怕不會是一個月薪七千五百四十六元的速遞員或管理員吧。唔係猛龍唔「槓桿」,有合理理由相信這些倍大出來的「虛擬港男」在條件上(不是道德上)是較高質素的,由他們充當港女的「流通量提供者」,會令港女得到較佳的「報價」,而「報價」的形式不一定是追求時所付出的金錢,因為要同時溝幾個港女,即使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港男,由於攤薄效應,可能比基層港男的單一付出還要少,「報價」的重心是他們的身份(如職業)或一些可重複使用的「架生」(如戰車及偽豪宅),以及一些讓港女們感到舒適及被受尊重的溝通技巧。而港女們所能得到最高的「報價」,可以算是她們的「市價」。
如果根據以上的論述,港女們的「市價」顯然有一定程度的泡沫存在;作為普羅港男,無論是出於想趁低吸納,抑或幸災樂禍,都會即時聯想到有關「去槓桿化」、泡沫爆破,以及「流通量提供者」何時「熄機」等問題。但港男們所忽略的是港女們其實並不是商品或資產,她們是人;原油期貨可以在炒家離場後,價格在四個月內由147美元大跌至60美元,但人不是原油。這可以借助價格的向下僵固性的概念來作類比,什麼是價格的向下僵固性呢?凱因斯學派以工資作為例子指出,工資在現實社會中是無法完全自由調整的。當勞動需求大於供給時,工資是可以很快向上調整的,但若發生超額供給時,則工資不會輕易的向下調整,可能先以部份人的失業來代替,這就是工資具有向下僵固性的前提假設。
由此可見,如果港女們曾經得到高質素的「流通量提供者」(不論是玩家或用家)提供「報價」,基於價格的向下僵固性,一般來說都很難再降低要求(尤其在公佈天下後);要是在過程中該港女還出現「水鬼升城隍症候群」的話(道德水平稍為下降,尤其在對待基層港男的態度方面),則會徹底毀滅了日後可能要降低要求的下台階;倘若那些高質素的「流通量提供者」突然「熄機」,在一段時期內,港女們只能以「失業」代替「減薪」,以保尊嚴。
港女的「市價」 (Part II)
在網上常常會見到港女們發出一種慨嘆,就是她們發覺身邊的高質素港男通常都是已經有老婆或女朋友的,其他可供選擇的港男都是一些(她們認為)揀唔落手的貨色。這種觀點一經發佈,必然會引起港男們或反港女人士以極其「啜核」及「應棍」的方式來作出「溫馨提示」,其標準範式是:「咁點解啲高質素港男唔係揀妳做女朋友呢?」這個「溫馨提示」的潛台詞不言而喻,但這顯然不是港女們願意承認東西,可惜的是自己剛剛發出的論點又的確存有這個巨大的「漏洞」,更重要的是自己並沒有諸葛亮或西賽羅辯才,使自己能以更「啜核」及更「應棍」的方式來回應。既然如此,唯有展開罵戰。
港女們的這個論點存有「漏洞」其實情有可原,因為她們當初就不打算「辯論」,只是對現狀不滿的一種宣洩、一種慨嘆,她們需要的是認同,而不是「辯論」,也就不會精心設計一大堆無懈可擊的論點及論據來和港男們打擂臺,無心之言當然不堪一擊。不過,無心之言最見真心,它的確透露了一些重要的訊息,港男們所提出的「高質素港男唔揀佢地」無法證明些什麼;但港女們指出她們的追求者都是一些低質素的港男,很無奈,這些(她們認為的)低質素的追求者正是「市場」給予這些港女們的「市價」。
這種對自身「市價」的宣示,顯然不是港女們發出這種慨嘆的初衷。港女們應該想指出的是她們目前的「市價」是低於她們對自身評估的「合理值」。當然,如果港女們直接指出自己的「市價」是低於的「合理值」的話,恐怕又會遭到港男們的一輪炮轟。話說回來,一件商品的市價有沒有可能低於它的真實價值呢?如果有可能的話,是在什麼條件下會發生?而發出這種慨嘆的港女們是否符合這些條件呢?
商品的市價低於它的價值的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該商品變得沒有流動性,即比較難轉手或變現。一些商品的市場由於某些原因導至成交量大幅下降,沒有人願意承接,相關的資產往往在出售時要作出較大的折讓才能成交,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的市價有可能低於它的真實價值。就以目前美國鬧出事的抵押債務證券(CDO)為例,由於CDO的市場陷於癱瘓,引至其市價大跌至只有其面值的兩成;但CDO是與樓按掛勾的證券,而美國樓價由最高點至今只下跌了兩成,理論上如持有這些CDO至到期日的話(如果樓價不再下跌),可取回CDO約八成的面值。可見商品的市場一旦失去流動性對價格破壞是難以估計的。
怎樣理解港女的「流動性」呢?其中一個參考是港女所在的圈子內的港男的團結程度。顯然,圈子內的港男的團結程度越高,圈子內的港女的「流動性」就越低;假如其中一個港男表示對圈子內某個港女有興趣,而其他「兄弟」是會「讓路」的話,該港女可能會因此變成一件低流動性的資產;如果表示興趣的是該圈子內最高質素的港男倒不打緊,但如果是圈子內較低質素的港男提出offer,而引至其他高質素的「兄弟」作出「讓路」的話,顯然不是港女們所樂見的。但從觀察所得港女的「市價」是具有很强的向下僵固性,並不是幾條「麻甩仔」意圖向下圍標就能得逞的,否則的話,又何以會有一半港男北上娶妻呢?所以即便有港女在陷入了「流動性危機」的情況下,而得出未如理的「市價」,並為此呼天搶地。但該「市價」是否就一定低於她們的「真實價值」,港男們是質疑的。
港女們的這個論點存有「漏洞」其實情有可原,因為她們當初就不打算「辯論」,只是對現狀不滿的一種宣洩、一種慨嘆,她們需要的是認同,而不是「辯論」,也就不會精心設計一大堆無懈可擊的論點及論據來和港男們打擂臺,無心之言當然不堪一擊。不過,無心之言最見真心,它的確透露了一些重要的訊息,港男們所提出的「高質素港男唔揀佢地」無法證明些什麼;但港女們指出她們的追求者都是一些低質素的港男,很無奈,這些(她們認為的)低質素的追求者正是「市場」給予這些港女們的「市價」。
這種對自身「市價」的宣示,顯然不是港女們發出這種慨嘆的初衷。港女們應該想指出的是她們目前的「市價」是低於她們對自身評估的「合理值」。當然,如果港女們直接指出自己的「市價」是低於的「合理值」的話,恐怕又會遭到港男們的一輪炮轟。話說回來,一件商品的市價有沒有可能低於它的真實價值呢?如果有可能的話,是在什麼條件下會發生?而發出這種慨嘆的港女們是否符合這些條件呢?
商品的市價低於它的價值的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該商品變得沒有流動性,即比較難轉手或變現。一些商品的市場由於某些原因導至成交量大幅下降,沒有人願意承接,相關的資產往往在出售時要作出較大的折讓才能成交,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的市價有可能低於它的真實價值。就以目前美國鬧出事的抵押債務證券(CDO)為例,由於CDO的市場陷於癱瘓,引至其市價大跌至只有其面值的兩成;但CDO是與樓按掛勾的證券,而美國樓價由最高點至今只下跌了兩成,理論上如持有這些CDO至到期日的話(如果樓價不再下跌),可取回CDO約八成的面值。可見商品的市場一旦失去流動性對價格破壞是難以估計的。
怎樣理解港女的「流動性」呢?其中一個參考是港女所在的圈子內的港男的團結程度。顯然,圈子內的港男的團結程度越高,圈子內的港女的「流動性」就越低;假如其中一個港男表示對圈子內某個港女有興趣,而其他「兄弟」是會「讓路」的話,該港女可能會因此變成一件低流動性的資產;如果表示興趣的是該圈子內最高質素的港男倒不打緊,但如果是圈子內較低質素的港男提出offer,而引至其他高質素的「兄弟」作出「讓路」的話,顯然不是港女們所樂見的。但從觀察所得港女的「市價」是具有很强的向下僵固性,並不是幾條「麻甩仔」意圖向下圍標就能得逞的,否則的話,又何以會有一半港男北上娶妻呢?所以即便有港女在陷入了「流動性危機」的情況下,而得出未如理的「市價」,並為此呼天搶地。但該「市價」是否就一定低於她們的「真實價值」,港男們是質疑的。
港女的「市價」
在女多男少,及有一半港男北上娶妻的情況下,要維持港女的「市價」的確需要依賴「流動性」的(港男溝女的乘數效應),這不一定需要港男同時一腳踏幾船,或者由已婚港男包養情婦,只要港男在一段不太長時間內(e.g.一年)先後向幾個港女作出追求,也算得上為「市場」提供了幾個「人次」,實功德無量也。
「人次」必然多於「人數」,由「人次」競爭出來的「市價」亦必然高於由「人數」以「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的方式得出來的「對口價格」。而港男的「人數」經乘數效應變成「人次」後,除了數目多了之外,還會提高了這些「人次」的平均收入,這是因為不同收入的港男的溝女的槓桿比率是不同的,常識告訴我們有錢仔溝女的槓桿比率是較高的。如果在港女眼中收入合格的港男人數只有四分之一,經「人次化」後,說不定收入合格的港男「人次」可能有二分之一多;也就是說一個質素一般的Hello Kitty獲得收入合格的港男的offer的機率,由0.25提高至0.5。
由「人次」競爭出來的「市價」由於涉及槓桿,感覺上有點泡沫的味道,而「對口價格」則好像實在一些,它似乎才是港女的「終極價格」。但「對口價格」其實是不存在的,它只想像出來的一個估價標準,在現實世界中只有由「人次」競爭出來的「市價」。如果全能全知的上帝能為港女計算出她們的「對口價格」,則她們的「市價」相對其「對口價格」理論上應該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流動性溢價」。在一夫一妻制的情況下,要「麻甩仔」在溝女時付出「流動性溢價」或許有點不甘心,但「市價」是由「人次」競爭出來是很正常的,就好像人們討論經濟與貨幣的關係時,貨幣皆是指含有乘數效應的狹義或廣義貨幣供應量(M1或M2),而不是指「基礎貨幣」(市面流通的紙幣及硬幣,與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
現在順便解釋一下貨幣的乘數效應,假設存款準備金率是20%,銀行得到100元的存款必須留存20元,只能貸出80元。現在A往銀行存了100元,銀行將其中的80元放貸給B,B把貸來的80元又存入銀行(銀行存款變成180元),銀行再將其中的64元貸給了C,C又把64元存入銀行(存款變成244元),銀行再向D貸出51.2元...依此類推;A最初的100元,在銀行體系中最終可以變成500元的存款,而推動經濟是靠那500元,而不是當初的100元。當然這種安排是建基於所有存户不能同時提取現金的,而所有適婚年齡的港男港女亦顯然不會同時結婚的。
就這樣,在「基礎貨幣」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一半港男北上),透過增加乘數效應來產生「流動性」,以維持港女的「市價」是可行的。如果乘數效應無法增加,即港男無意頻密溝女,則可把一些比較空泛的offer亦算作自身「市價」的參考標準,例如有錢仔或鬼佬給予的禮節性舉動(如開車送回家或請食飯,而自己只是其中之一),或者玩家(有錢果隻)的一夜情亦算作offer,作為自己的「市價」。
這種由「類人次」所作出的「類offer」,如果真的能算作「市價」(CDO當國庫券),顯然是威力更大的槓桿,如果用上述的銀行做例子,銀行將當初的100元經當局允許的存款準備金率(20%)變成500元後,不能再產生新的信貸了,於是它把那400元的對外債權證券化,剝離出資產負債表,將這些債務抵押證券賣出去換來新的資金再貸出去,又產生新債權,又證券化,如此類推;假設每次證券化在扣除行政費後能收回九成的資金(400元能收回360元),理論上銀行最終能產生4000元的信貸,這樣就能突破存款準備金率的金剛圈,由五倍槓桿變成四十倍槓桿,天量的信貸(人次及類人次)對維持甚至炒高港女的「市價」大有幫助。
至於有沒有道德問題,則見仁見智,有人質疑銀行在信貸寬鬆的環境下連乞兒都借,這實在冤枉了banker,雖知道乞兒的信貸資料庫比很多打工仔還好;至於那些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亦走去做次按買樓是否不負責任,這亦不能怪他們,那些免首期及首兩年免息免供的次按就好像銀行免費送他們一個認購期權,再加一個兩年的住屋權利,賭贏則沽出期權,賭輸則把鎖匙還掉,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會接受這種條款。有錢玩家溝女之餘基於風度或策略,車埋條女啲公屋姊妹,然後參觀吓佢間會所樓,再響Clubhouse做埋個香薰SPA,冇錯架!風度嘛!啲姊妹認為自己「到咗果個level」,可能係fair comment嚟噃,再對外宣傳一下(最好揾埋啲姊妹做評級機構互相認證一下),啲cheap精梗閃架,至於會否獲得其他有錢仔的認可變成「市價」,正所謂「博一博,單車變摩托」,衰咗咪降低要求還鎖匙囉,由銀行到乞兒,玩家到Hello Kitty冇人有錯架。
由此可見,在「基礎貨幣」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一半港男北上),利用金融工程發明各種創新的支付手段,其效率更勝凱恩斯工具箱。對於維持港女的「市價」我是充滿信心的,至於在天量的信貸(人次及類人次)的情況下,基層「麻甩仔」無法付出「流動性溢價」去溝基層港女,這是「當局」的問題,關人隱士。
「人次」必然多於「人數」,由「人次」競爭出來的「市價」亦必然高於由「人數」以「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的方式得出來的「對口價格」。而港男的「人數」經乘數效應變成「人次」後,除了數目多了之外,還會提高了這些「人次」的平均收入,這是因為不同收入的港男的溝女的槓桿比率是不同的,常識告訴我們有錢仔溝女的槓桿比率是較高的。如果在港女眼中收入合格的港男人數只有四分之一,經「人次化」後,說不定收入合格的港男「人次」可能有二分之一多;也就是說一個質素一般的Hello Kitty獲得收入合格的港男的offer的機率,由0.25提高至0.5。
由「人次」競爭出來的「市價」由於涉及槓桿,感覺上有點泡沫的味道,而「對口價格」則好像實在一些,它似乎才是港女的「終極價格」。但「對口價格」其實是不存在的,它只想像出來的一個估價標準,在現實世界中只有由「人次」競爭出來的「市價」。如果全能全知的上帝能為港女計算出她們的「對口價格」,則她們的「市價」相對其「對口價格」理論上應該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流動性溢價」。在一夫一妻制的情況下,要「麻甩仔」在溝女時付出「流動性溢價」或許有點不甘心,但「市價」是由「人次」競爭出來是很正常的,就好像人們討論經濟與貨幣的關係時,貨幣皆是指含有乘數效應的狹義或廣義貨幣供應量(M1或M2),而不是指「基礎貨幣」(市面流通的紙幣及硬幣,與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
現在順便解釋一下貨幣的乘數效應,假設存款準備金率是20%,銀行得到100元的存款必須留存20元,只能貸出80元。現在A往銀行存了100元,銀行將其中的80元放貸給B,B把貸來的80元又存入銀行(銀行存款變成180元),銀行再將其中的64元貸給了C,C又把64元存入銀行(存款變成244元),銀行再向D貸出51.2元...依此類推;A最初的100元,在銀行體系中最終可以變成500元的存款,而推動經濟是靠那500元,而不是當初的100元。當然這種安排是建基於所有存户不能同時提取現金的,而所有適婚年齡的港男港女亦顯然不會同時結婚的。
就這樣,在「基礎貨幣」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一半港男北上),透過增加乘數效應來產生「流動性」,以維持港女的「市價」是可行的。如果乘數效應無法增加,即港男無意頻密溝女,則可把一些比較空泛的offer亦算作自身「市價」的參考標準,例如有錢仔或鬼佬給予的禮節性舉動(如開車送回家或請食飯,而自己只是其中之一),或者玩家(有錢果隻)的一夜情亦算作offer,作為自己的「市價」。
這種由「類人次」所作出的「類offer」,如果真的能算作「市價」(CDO當國庫券),顯然是威力更大的槓桿,如果用上述的銀行做例子,銀行將當初的100元經當局允許的存款準備金率(20%)變成500元後,不能再產生新的信貸了,於是它把那400元的對外債權證券化,剝離出資產負債表,將這些債務抵押證券賣出去換來新的資金再貸出去,又產生新債權,又證券化,如此類推;假設每次證券化在扣除行政費後能收回九成的資金(400元能收回360元),理論上銀行最終能產生4000元的信貸,這樣就能突破存款準備金率的金剛圈,由五倍槓桿變成四十倍槓桿,天量的信貸(人次及類人次)對維持甚至炒高港女的「市價」大有幫助。
至於有沒有道德問題,則見仁見智,有人質疑銀行在信貸寬鬆的環境下連乞兒都借,這實在冤枉了banker,雖知道乞兒的信貸資料庫比很多打工仔還好;至於那些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亦走去做次按買樓是否不負責任,這亦不能怪他們,那些免首期及首兩年免息免供的次按就好像銀行免費送他們一個認購期權,再加一個兩年的住屋權利,賭贏則沽出期權,賭輸則把鎖匙還掉,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會接受這種條款。有錢玩家溝女之餘基於風度或策略,車埋條女啲公屋姊妹,然後參觀吓佢間會所樓,再響Clubhouse做埋個香薰SPA,冇錯架!風度嘛!啲姊妹認為自己「到咗果個level」,可能係fair comment嚟噃,再對外宣傳一下(最好揾埋啲姊妹做評級機構互相認證一下),啲cheap精梗閃架,至於會否獲得其他有錢仔的認可變成「市價」,正所謂「博一博,單車變摩托」,衰咗咪降低要求還鎖匙囉,由銀行到乞兒,玩家到Hello Kitty冇人有錯架。
由此可見,在「基礎貨幣」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一半港男北上),利用金融工程發明各種創新的支付手段,其效率更勝凱恩斯工具箱。對於維持港女的「市價」我是充滿信心的,至於在天量的信貸(人次及類人次)的情況下,基層「麻甩仔」無法付出「流動性溢價」去溝基層港女,這是「當局」的問題,關人隱士。
Sunday, August 23, 2009
娛圈 360:o靚模終期報告書
出水着寫真集是搵快錢的途徑,也令越來越多少女投身 o靚模行業。
1.導言
當全城 24小時都有人在談論 o靚模的時候, o靚模熱潮早已成為社會現象,這群被指沒明星味的 o靚妹,一時間攻佔報章雜誌頭條,甚至騎劫書展及動漫節,引發道德族與電車男的罵戰,連陳方安生都睇唔順眼,寫 blog批評 o靚模寫真近乎色情刊物。 o靚模好比曇花一現,由當初人人爭住做,如今卻要劃清界線,皆因 o靚模已列為貶詞。這股「來得快、去得快」的娛樂圈怪風,實在值得深入探討。
撰文:李全
2. o靚模崛起
o靚模,亦即 o靚界模特兒,雖掛名模特兒,但既沒有模特兒身高,也遑論內涵,只要長得不醜且略懂化妝便可勝任,落旺角行一轉通街都是。究竟甚麼因素造就 o靚妹能瞬間在娛圈崛起?
2.1 日本風襲港
o靚模並非本土產物,也早已有之,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便有水着偶像( Gravure Idol)誕生,她們定位明確,以拍性感寫真為主,旨在吸納年輕 fans,但通常到了 20多歲、或 fans對她們沒任何 fantasy時,便會絕迹。香港模特兒工場將這套營運模式照搬過來,並將她們包裝成模特兒抬高檔次,可惜大部份 o靚模沒經過正規訓練,有些更中途輟學,氣質內涵見了底,到頭來還是要靠色相作為本錢。
2.2 電車男湧現
隨着漫畫、電玩及偶像文化氾濫日本,衍生一班電車男(即御宅族 Otaku)的生活群體,他們過份沉迷個人玩意,終日躲藏在家,慢慢喪失社交能力,情況非常嚴重。香港人崇尚日本文化,年輕一輩也逐漸「電車男化」,加上互聯網普及,電車男從討論區接觸到這群年輕貌美的 o靚模,正好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女神,空虛心靈得以慰藉,因而造就 o靚模這職業的蓬勃發展。
2.3 低成本效應
早在 Angelababy、 Janice Man等元祖 o靚模成名前,便已有所謂的「 image girl」、「 game girl」,工作範疇跟 o靚模無異。她們在模特兒公司掛單接 job,有的加入影友會,免費做「龍友」的 model,藉以增加曝光率,這些「龍模」也可說是 o靚模的前身。不少中小企業為減低宣傳費用,都愛聘請 o靚模,一來她們比明星便宜,二來是她們肯捱肯露,易收宣傳之效。就連香港青年協會都想到利用 o靚模做義工,早前公開招募 50名義工模特兒,結果吸引 850人報名。
2.4 娛圈不景氣
其實當年英皇捧明星的手法跟現在捧 o靚模的方式大同小異,鍾欣桐、蔡卓妍和鄭希怡等便是拍平面廣告出身,不同是她們簽經理人公司後,會經過一連串的歌舞技藝特訓,然後被包裝成歌手身份出現,但這「種星」方法成本相當之高。隨着近年唱片市道不景,歌手出唱碟基本上沒有錢賺,反觀 o靚模出寫真,隨時可賣幾萬本,加上她們毋須叩門經理人公司,抽少一層佣,回報率自然比歌手可觀得多,模特兒公司賺到盤滿缽滿,自然會招攬更多新血。
3. o靚模高峯
o靚界女神 Angelababy和 Janice Man 07年以孖公仔姿態為品牌行騷,其一頭金髮、熱褲、長腿配大眼仔的造型,成為 o靚模指標。然後邦民女 Kama、周秀娜、 E Cup Baby等相繼出現,雖引起廣泛輿論,但甚少會攻佔娛樂版頭條。直至剛過去的書展及動漫節,才是 o靚模綻放光芒的黃金時期。
3.1 書展
今年書展被 o靚模徹底騎劫,有人擔心舉辦書展的原意已被扭曲。
當你走進書展會場,望見一個個電車男目不轉睛打量獵物,然後行色匆匆的扲荷包付賬,再抱着大袋戰利品對着你癡癡儍笑,自然感到心寒。經統計,今年總共有 27名 o靚模推出寫真集,是歷年之冠,大部份以性感胴體作招徠,有的更玩意淫,拋胸刷牙、食雪糕滴滿身,被道德之士強烈譴責,網上發起的反 o靚模群組激起輿論,反而助長了 o靚模風氣。 o靚模照樣在會場外派奶、派雪糕吸客,徹底騎劫了整個書展。
3.2 動漫節
Kama的寫真集聲稱賣出幾萬本,比起歌手出唱碟賺得更多。
動漫節是 o靚模搖籃,她們終於可以肆無忌憚的在會場展示本錢,也不怕會招來話柄。周秀娜夥 o靚模師妹齊齊推出性感肖像 Tee,是意料之內的 gimmick,但萬料不到會學足日本水着偶像推出惹人遐想的性感攬枕,引發排隊搶購熱潮。當 13歲 o靚仔抱着彷彿比他還要高的攬枕,雙目無神的望向記者鎂光燈,還稱不允許別人觸碰攬枕時, o靚模狂熱早已演變成社會問題,實值得教育學家、社會學者關注。
4. o靚模之死
o靚無百日紅,在 o靚模湧現頂爛市兼良莠不齊的情況下,逐漸遭人嫌棄。始祖 Angelababy率先站出來自稱「潮模」, Janice Man則被黎明封為「模 Art」,周秀娜則自稱是「平面廣告模特兒」,不屑與 o靚模混為一談。 o靚模潮在書展風起雲湧,也在高潮中悄然落幕。
4.1 道德塔利班
o靚模為搶版面越穿越少,格調也越做越低,早已令一班衞道之士看不順眼。適逢 o靚模大肆入侵書展,有網民順勢在 facebook成立反 o靚模大聯盟,誓要踢她們出書展始罷休, Rainbow、 Lavina及 Monique首當其衝,其推出的《夏之盛放》寫真集未能在書展發售。反 o靚模群組成立短短數天,便招攬了近 4萬網民,他們在群組口誅筆伐,更有極盡侮辱的留言。 o靚模受電車男追捧的同時,其實也有大堆反對聲音。
4.2 電視台封殺
網上形成的反 o靚模勢力來勢洶洶,電視台也不敢怠慢,尤其在嚴肅的新聞報道裏, o靚模已成為禁用語,主播只以「年輕模特兒」來稱謂她們,捧 o靚模不遺餘力的無綫,在大勢所趨下亦作出了應變,總經理陳志雲曾義正詞嚴的直斥 o靚模風氣不可鼓吹,隨即下達 o靚模封殺令,如早前播出的《香港先生選舉》便飛甩 o靚模,改由 HotCha和江若琳擔任評判。
4.3 醜聞傳不停
o靚模星途受阻,還可歸咎網民和電視台的打壓,但本身受負面新聞拖累則與人無尤了。現時最得令的 Angelababy、 Janice Man、周秀娜及 A. Lin等,均被揭出道前後兩個樣,難免令人質疑經後天加工。至於近期鬧至沸沸揚揚的 Yumi疑似援交實錄及 Lavina疑似北上陪客個案,無論孰真孰假,相信已影響了 o靚模聲譽,也嚇怕找她們工作的廣告商。
5.總結
o靚模熱潮隨時間冷卻, o靚模也逐漸失去了市場價值,換而言之,她們會於生態圈中遭淘汰。不過有 demand自然有 supply,只要有電車男的一天,這些年輕又肯賣肉的女子,始終還有生存空間。明年今日, o靚模或許會以另一種形式借屍還魂,再在書展戰場翻雲覆雨。
周秀娜自救:延長演藝壽命
對於 o靚模步向末路,她們又有何看法?
周秀娜:「我明白 o靚模只係一個稱號,每年都會好多新人湧現,我除咗做好自己,仲會積極向電影界發展,希望 keep住演藝壽命有咁長得咁長。」
Lavina:「我從來冇擔心過,最多咪置諸死地而後生,轉行唔做 o靚模,我可以憑我嘅見識投身其他行業。不過,我咦家好鍾意呢一行,亦適應咗佢嘅工作模式,我相信巿場上仲係好歡迎少女模特兒,我應該仲有生存空間。」
Rainbow:「我唔擔心 o靚模潮過氣時冇生存價值,我相信廣告商始終會需要年輕模特兒,我哋總會有自己嘅巿場。」
Monique:「經理人已經安排咗我去做電台,遲啲仲會拍戲,我會作多方面發展,唔係淨係單做 o靚模,未來我又會報讀其他課程增值自己。」
o靚模升跌指數
o靚模潮一浪冚一浪,究竟有幾多能承受海浪冲擊,仍能在娛圈站穩陣腳,不至於石沉大海?
《 In》
楊穎( Angelababy)
20歲
自稱「潮模」抬高身份,且泊到日本 avex大碼頭,定能盡展所長。
周秀娜( Chrissie)
24歲
性感形象成為了電車男幻想對象,只要攬枕一日仍新淨,其人氣還在。
文詠珊( Janice Man)
20歲
簽約黎明旗下榮升模 art,能多方面發展。
羅凱珊( Kama)
20歲
青春甜美是其最煞食本錢,相信幾年內仍有價有市。
鍾蕙芝( Lavina)
21歲
憑其驕人身材,應該可在娛樂圈熬多一段日子。
陳嘉寶( Anjaylia)
19歲
新邦民女,與 7模出寫真,但從不穿泳裝示人,下月返樹仁大學讀新聞系。
《 Out》
胡心諾( Rainbow)
17歲
劉欣宜( E Cup Baby)
20歲
裴殷( A. Lin)
20歲
李曼筠(動漫 Maggie)
21歲
尹蓁晞( Yumi)
21歲
盧頌之( DaDa)
19歲
趙碩之( Wylie)
21歲
周凱盈( Monique)
17歲
蔡穎恩( Evelyn)
19歲
陳煦晴( Hailey)
21歲
賴慧敏( Isabel)
24歲
曹卓榣( Cc)
17歲
o靚界代表推陳出新
青春偶像永遠受年輕人追捧,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名堂,今日 o靚模當道,明日潮女稱霸。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她們以甚麼名堂出現,其實都是以美色掛帥。
80年代末:開心少女組
由黃百鳴發掘的少女,形象活潑健康,深受學生哥愛戴。
90年代初:寫真美女
很難想像如天使與魔鬼化身的徐若瑄和舒淇會拍寫真集,當年掀起搶購熱潮。
90年代末:電波少女
以驕人身材作賣點,獲安排穿水着在鏡頭前玩水上遊戲。
千禧年初:餅女、 Twins
一班年輕少女被經理人公司訓練成「歌手」,主打唱歌、拍戲及廣告。
千禧年末: o靚模
扮模特兒為品牌宣傳,實則出寫真集、攬枕,完全跟日本水着偶像無異。
水着女優源自日本
o靚模近日 hit爆全城,性感出位作風更惹來坊間熱烈討論。 o靚模憑性感寫真在港殺出血路,其實 o靚模之風源自日本,當地稱之為水着偶像( Gravure Idol)。
賣弄胴體嚴守三點
小池榮子
水着偶像早於七、八十年代已在日本興起,年齡由 12、 13歲至 30歲以上不等。不少藝能事務所為捧紅旗下女藝人,出道之初都會安排她們為男士雜誌或漫畫雜誌拍攝彩頁以增加曝光率,儲夠人氣後再為她們推出寫真集或 DVD。雖然水着偶像經常以三點式泳裝甚至性感內衣拍照,但大部份都只是賣弄性感胴體而不會露點。
日本不少當紅女星都是由水着偶像出身,包括山口智子、濱崎步、小池榮子、長澤正美和綾瀨遙等,成功上位後有機會拍戲唱歌。不過做水着偶像並非走紅方程式,不少半紅不黑的水着女星在藝能界浮沉多年,最終亦要淪為拍 AV。
Saturday, July 4, 2009
30 o靚模排行榜
楊穎
斷估當初誰也想不到 o靚模可以日日攻佔娛樂版。自從前年「o靚界女神」 JM和 AB以糅合本地 MK文化及日本娃娃潮流的化妝技術,締造出神話後,一時間 o靚模湧現,企圖在魚蝦蟹混雜的盆菜宴上分一杯羮。從前莊嚴神聖的天橋忽然變成旺角的行人天橋, o靚模甚至有越穿越少的趨勢,最後連她們的樣貌是怎樣也分不清。有見及此,《蘋果》娛樂嚴選出至 top的 30位 o靚模,讓讀者認清邊個打邊個。
撰文:蘇芬妮
No.1
楊穎( Angelababy)
20歲
32A、 23、 34
第一代 o靚界女神,雖得 32A身材仍獲電車男瘋狂追捧,撇甩 Janice Man單飛後更是星運亨通,早前還簽約日本 avex公司,提升香港 o靚模的國際 status, No.1地位無可取替。
No.2
周秀娜( Chrissie左)
24歲 32D、 23、 33
猶記得當年挾着「翻版樂基兒」無人問津,直至早前在街頭撕破上衣三點式遊街後,大家猛然醒覺 Chrissie真的很索。
No.3
羅凱珊( Kama右)
20歲 33B、 23、 32
也許 Kama「易借易還」的承諾足以令港男墮入其迷暈陣,茶飯不思只想她。人紅是非多,負面新聞亦不脛而走,不過 Kama依然有很多誓死追隨者。
No.4
文詠珊( Janice Man)
20歲 32B、 24、 34
第一代 o靚界女神,一籮籮的臭史也打壓不掉她的星光,惜被 Starz People雪藏一輪令曝光率驟減,且看今後能否靠黎明走向曙光。
No.5
鍾蕙芝( Lavina)
21歲 34E、 24、 36
由《美女廚房》色誘鄭中基,到拋胸宣傳網劇,再夥古天樂跳上大銀幕,只需三個月,奀模都可變身巨星。
No.6
陳嘉寶( Anjaylia)
19歲 32B、 24、 33
新邦民女 Anjaylia不拍水着寫真,更覺其清純。
No.7
裴殷( A. Lin)
20歲 32B、 24、 34
A. Lin最近被揭整容,絕對是人紅多是非的明證。
No.8
劉欣宜( E Cup Baby)
20歲 34E、 25、 35
E Cup o靚模始祖,近日被指有臭狐,魅力大減。
No.9
胡心諾( Rainbow)
17歲 32B、 24、 32
玩謝方力申兼黐實老闆 Admond,夠晒落力。
No.10
李曼筠(動漫 Maggie)
21歲 34D、 25、 36
第一代動漫節 game girl,不過近日人氣下滑。
No.11
周凱盈( Monique)
17歲 32B、 24、 33
玩水戰飛甩 pad成名,總好過與人爭做翻版阿 Sa。
No.12
盧頌之( DaDa)
19歲 32B、 24、 34
蜜糖菊花茶廣告日日播,小蜜蜂頓成電車男獵物。
No.13
趙碩之( Wylie)
21歲 36D、 24、 34
早前忽然發表封胸宣言,自斷不少財路。
No.14
尹蓁晞( Yumi)
21歲 32C、 23、 34
揚言不介意全裸,大有前途。
No.15
蔡穎恩( Evelyn)
19歲 33B、 25、 35
麥當勞、益力多廣告絕對啱大人細路。
No.16
溫雅妍( Crystal)
23歲
32B、 23、 33
No.17
楊梓瑤( Carol)
20歲
34E、 24、 33
No.18
吳燕安( Annie G.)
20歲
32B、 24、 34
No.19
陳靜( DaDa)
20歲
34C、 25、 35
No.20
劉俐( Kibby)
19歲
32B、 24、 35
No.21
陳煦晴( Hailey C.)
21歲
30B、 23、 32
No.22
王淑玲( Vanko)
19歲
32A、 24、 33
No.23
陳蕊蕊( Yuri)
24歲
34E、 25、 35
No.24
賴慧敏( Isabel)
24歲
30B、 22、 32
No.25
勞詠君( Tian)
17歲
32B、 24、 34
No.26
曹卓榣( Cc)
17歲
32B、 24、 33
No.27
陳淑儀( Phoebe)
24歲
32C、 23、 34
No.28
馬德恩( Sylvia)
24歲
32、 23、 32
No.29
鄺敏慧( Elizabete)
19歲
34B、 24、 34
No.30
王寶寶( Lukian)
18歲
33B、 24、 34
模特兒退化論
時代變遷,模界也經歷幾個朝代,由當初闖出國際演變成今日走進 MK。
Stage One:傳統高貴
琦琦( 180cm)
馬詩慧( 175cm)
天橋上搖曳生姿,天橋下溫文爾雅,琦琦與馬詩慧等同屬殿堂級模特兒,單是外觀已予人高貴典雅、且高不可攀之感。在國際的時裝展上,不時有她們的芳蹤。
Stage Two:滲入港味
周汶錡( 178cm)
李嘉慧( 178cm)
陳嘉容( 179cm)
第二代名模雖仍擁有高朓身材,但畢竟是土產貨,舉手投足難免滲入港女味道,但在國際層面上,仍不失名模的優雅風采。
Stage Three:混血入侵
Ana R.( 178cm)
Lisa S.( 178cm)
Amanda S.( 170cm)
千禧年後,混血模特兒大為吃香,標準身形及美麗外表成為她們的致勝武器。
Stage Four: MK味濃
Janice Man( 168cm)
Angelababy( 167cm)
Kama( 168cm)
五呎加幾吋的少女,以金髮、戴大眼仔、超短褲的標準日本娃娃「配套」爬上天橋,完全滲出旺角花園街味,難登大雅之堂。
一人一句:模界分水嶺
《支持》
張堅庭
張堅庭(導演):我唔抗拒 o靚模湧現,名模畀人好唔真實感覺,佢哋因為太成功,所以好驕傲。我唔介意選用 o靚模,最緊要佢哋好戲。
蕭定一(製作人):上咗位嘅名模已冇進步空間,但 o靚模仲可以有好多改進機會,佢哋無疑肯捱肯搏,選用佢哋有一定噱頭。
鄒世龍( Starz People老闆):多啲新人,有競爭先有進步。
《反對》
鄧達智
鄧達智(時裝設計師):長此以後真正標準模特兒會出現斷層,對香港下一代模特兒市場好弊, o靚模好快睇厭。
姚書軼(名模):一下子出咗好多女仔,你都唔知邊個打邊個,加上佢哋都以「翻版」姿態出現,做專業模特兒,個 character好緊要。
Kim( Angelababy經理人):我唔鼓勵 o靚模過份性感,有啲 downgrade咗模特兒行業。喺日本,都有分檔次,後生係有本錢,不過要珍惜展示自己長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