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海鷗靠把口  K.O. 北極熊



作為北極「頭號殺手」,北極熊獵殺一頭 100 公斤海豹絕對輕而易舉,更何況要對付區區一隻雀何足道哉。沒想到這一隻北極鷗勇猛非常,展開一場大 衞 對巨人哥利亞的生死戰,結果成功擊退北極熊。

這一幕大戰,在挪威北部斯瓦爾群島上演,攝影師喬根本正拍攝北極鷗覓食情景,突然一頭北極熊跳入水中潛泳 15 米到北極鷗身邊,並使出兇猛攻勢狂咬北極鷗的背,又用熊掌連番重擊。

北極鷗不肯束手待斃,決定背水一戰,利用牠的利喙頑抗,多次啄中北極熊的眼和鼻。北極熊驚覺弱小的對手原來不一定好欺負,惟有灰­頭灰臉訕訕離開。

英國《每日郵報》

Sunday, December 26, 2010

雪球攝錄機 北極熊識穿拆你骨



不要小覷北極熊的智慧!英國一名專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攝影師,為了偷拍北極熊的生活面貌,將遙控攝錄機偽裝成雪球,可是卻被聰­明的北極熊看穿,把攝錄機拆散,令兩部價值 13 萬英鎊( 156 萬港元)的攝錄機報銷。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人類逼到北極熊雜交!



全球暖化,正迫使北極地區多種哺乳類動物與相近物種交配,生下新奇品種,科學家警告,長此下去,原已瀕臨滅絕的物種,例如與灰熊­雜交的北極熊,將會加快消失。

Friday, December 17, 2010

新球王 大灰熊寸爆 C 朗



劉醒哥同大閘蟹賣廣告,大叫:返 嚟 呀 ~~ ,結果叫到連視帝都蟬聯埋;第一屆世界金球獎 嘅 候選人兼最後 3 強之一 嘅 恩尼斯達,唔知係咪咁所以有樣學樣,同隻大灰熊大賣廣告造勢。講真,白面同劉醒哥一樣都係有實力、等 攞 獎,唔怪得之有報道話英超富豪球會曼城打算以破世界紀錄 嘅 8,500 萬鎊轉會費,羅致呢名巴塞隆拿中場啦!

Thursday, December 16, 2010

125 歲貓瑞感動女皇



之前一隻 24 歲貓咪據稱是英國最年長的貓,但這榮譽原來屬於另一隻貓「詹姆斯」(圖),下月將慶祝 26 歲生日,相等於人類 125 歲!詹姆斯仍是小貓咪時就由餐廳東主基奧收養。英女皇向有發信祝賀百歲人瑞,基奧於是去信白金漢宮,女皇私人助理回信指女皇雖不承認百歲貓,但對來信很感動。

英國《太陽報》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醒目貓仔遇火警 開窗自救



貓咪高傲但有情有義更智慧,英國醒目貓咪「辣椒」( Pepper )就是表表者。一天,家 裏 失火,但貓主人不在,「辣椒」牠竟懂得開窗逃生,讓鄰居看到屋內湧出濃煙,報警救火。

「辣椒」今年 5 歲,主人四年前從鄰居處領養牠。牠向來獨立行蹤飄忽,有時離家外出幾天才回家,如無掩雞籠般自出自入。牠近月變本加厲,學懂打開廚房氣窗窗閂,鑽出窗外,如是者每晚都開窗­出街,回來時又從窗口爬入屋。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118 歲貓瑞 教你養生



「黑兒」( Blackie )不再捉老鼠,在黑夜 裏 也看不到東西了,但作為下月就屆 24 歲高齡、相當於人類 118 歲的耆英貓,牠除了看來有點「破爛甩毛」外,可算非常健壯,更有機會問鼎英國最長壽貓兒的寶座。這隻「貓瑞」幾個月大就到了肖爾的家,因臉上有團黑毛而被叫作「黑兒」。肖­爾說:「當年我才 25 歲,就像是 100 年前的事一樣!現在牠已捉不了老鼠!」「黑兒」長壽秘訣是甚麼?「動物受人疼愛,自然長命一點。」

貓的平均壽命是 16 年。英國「健力士世界紀錄」負責人指,之前最長命的貓兒未滿 22 歲就仙遊。

英國《每日郵報》

Sunday, December 5, 2010

肥貓入主首相府 大開殺戒



英國首相府老鼠為患,首相卡梅倫( David Cameron )前天從流浪貓狗收容中心,領養一隻四歲肥貓拉里( Larry ),作為對付鼠患的武器。首相府在 1980 年代曾飼養過貓,但貝理雅 1997 年入主首相府時宣佈貓兒退役。

法新社

貓仔阿呆任包 變聖誕禮物



聖誕節快到,是時候包禮物。一名網民貪玩,用花紙包起小貓當作禮物(圖),片段放上 YouTube ,瀏覽人次超過 280 萬,但動物權益組織炮轟此舉會令寵物情緒受困。

片段名為「聖誕節怎樣包起貓兒」,在《胡桃夾子》主題音樂下,乖巧的黑白小貓坐在花紙中間,主人在花紙上剪了幾刀,然後將小貓的身體、尾巴包好,再將前腿包起,只露出貓頭­,最後在頭頂貼上蝴蝶結。

有網民認為「很有趣」,不過動物行為學家尼爾指,片中小貓雖然很溫馴,但其他小貓對此或感困擾。

英國《每日郵報》

Wednesday, December 1, 2010

北極熊 BB 騎牛牛 唔驚浸死



北極熊媽媽讓寶寶「騎牛牛」的景象當然溫馨,但溫馨背後其實是悲情。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冰層越來越少,但幼熊無法長時間游泳,媽媽惟有揹 着 幼熊覓食,避免幼熊溺斃。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中港之間

中貿林到俄羅斯旅行,去到聖彼得大堡,留下深刻印象,覺得好有古典美,但最令佢要拍照留念者,係在城市海旁,見到一個大到無倫,直情成個尖沙嘴咁大嘅地皮,上有中文招牌(簡體字),寫住「波羅的海明珠」,係一間叫做「上海建工」嘅公司樹立嘅,據導遊講,此幅地皮租予一間中國公司使用,租約九十九年,中貿林為之嚇咗一跳,唔通係中英「九龍租約」翻版?不過導遊話,中方冇管治權,並不構成「華租界」。中貿林讚嘆曰:「中國人有的是錢,教俄羅斯人大開眼界,你地仲係蘇聯大阿哥乎!」中國公司夠膽去俄羅斯買下龐大地皮使用權九十九年固然夠晒氣魄,但在商言商,如何回本賺錢呢?中貿林對地產投資素有研究,對此亦諗唔通,難道叫溫州幫到波羅的海炒樓?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俄羅斯有優厚工業底子,點解改革開放二十年,經濟上還是只靠石油、天然氣出口呢?以前有人講過,俄羅斯冇香港與台灣吖嘛─即係海外俄僑嘅經濟實力遠遠不如中國華僑,開放初期缺乏海外資金流入,舊式重工業難以轉型,反而因為耗能高,產出低,成為經濟負累。香港對中國發展嘅貢獻好大好大,開放初期,唔係香港投資,香港廠家北移,深圳及其他沿海城市邊度會開發得咁快吖,到咗九十年代,台灣工廠亦向大陸投資,港台商人全力打造中國輕工業製品出口,接收天下訂單,於電子、玩具、成衣等工業稱雄世界。今時今日,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年,內地人有錢,香港人成為阿燦了,但三十年前沒有海外華僑資金,尤其是香港資金嘅話,中國會叻過俄羅斯幾多?此則有待經濟學家去研究了。

朋友黎文卓啱啱出版一本新書《十三億分之一》,三百二十九頁,講中國情況,黎文卓寫完之後,出版之前,加多一個後記,有九點感想,講「中國真的是在真正進步中,等於一個長期拿二三十分的學生,取得了六十分,是進步學生,並非優秀學生。……今天香港優勢不再,成為龜兔賽跑的白兔,香港人必須重新檢視自己的目光和心胸,才能幹大事,有大成就!」

(左丁山)2010年09月10日

遠 見

美國牧師呼籲焚燒可蘭經。如果燒得成,人類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燒經危機,第一個要負責的,是總統奧巴馬。紐約九一一前世貿中心的地址一百碼外,一個回教地產商要拆掉一幢百年舊樓,改建清真寺。

在法律上,地產商有錢,完全可以這樣做,但在感情上,美國人不答應,紐約也有七成市民反對,紐約是左派知識份子的基地,平時最愛反種族主義,又把「文化多元」( Multiculturalism)掛在嘴邊。奧巴馬以為,「文化多元」像共產烏托邦一樣是真的,但他低估了美國左派的虛偽。文化人雖然口講「文化多元」,但他們論述文化的沙龍,永遠是西式酒吧和咖啡店,以及鄰近的「氛圍」。就像台北的誠品店,不會開在小販和竹聯幫出沒的萬華區。如果紐約的格林威治村也蓋三五座清真寺,加十來家金龍和大紅燈籠裝飾的中國餐館,「氛圍」變了,紐約的文化人再自由( Liberal),也會悄悄揑着鼻子搖着頭搬遷。

這種心理,只要在西方社會真正生活過,都知道,香港許多喜歡「論述」文化而扮嘢眺望倫敦紐約的崇洋本土「文化人」不知道,毫不出奇,但身為總統的奧巴馬,卻不可能不知道。

紐約「九一一」地點蓋清真寺,是紐約市長範圍的事,俱由市長動腦筋解決,例如,紐約也要「保育」百年的集體回憶舊建築呀,或找一個唐人街風水師,塞給他一叠美金,叫風水師游說:「九一一」地點一帶寃魂陰氣重,會鬧鬼的呀,不如,清真寺搬來唐人街的 Canal Street,蓋在孔子像對面,「文化多元」的同時,還可以吸一點唐人的財氣,讓大家通通都發達呀,等等。

現在,「九一一」不遠處既「依法」建清真寺,終於也刺激了性格牧師依美國憲法言論自由公開燒經。希拉莉公開譴責,是沒有用的,應該馬上派人與牧師密談: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給我們一點時間,對於紐約建寺問題,奧巴馬願意對民意妥協了。

這才是政治。因為這是一個愚昧的世代,雖然有了網絡和手機,但沒有了思想家和大政治家,人類正開始步入一個全新的黑暗科技中世紀。在黑暗時代,首先無言論自由,這也敏感,那也會觸動神經。情感本來是美好的事物,但向極端發展,就變成「情緒」,正如民主氾濫,變成「民粹」一樣。在集體癲狂的情緒挑起戰爭之前,情感必須適當引導而管理,但看來小黑子沒什麼智囊。

情感的惡細胞,就是情緒,民主的腫瘤,就是民粹。這個世界,蠢人浮面,形成主流,快要末日了。怕?怕也沒用,毛澤東說,這是歷史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主席再壞,若干問題,還是有遠見的。

(陶傑)2010年09月10日

代 Cult 2:八十前 大妗姐 = 全福人



結婚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事,以前婚嫁是兩個家族甚至兩個社區的大事,保守估計牽涉人士動輒幾十計,所以得靠大妗姐主持大局。婚嫁儀式禮數習俗,大妗姐應份要懂,而最重要的,是大妗姐本身是個四代同堂的「全福人」,方能把福氣帶給一對新人。

記者:葉雪芯
攝影:陳盛臣

正宗好命婆

陳月華,人稱華姨,又稱「開心大妗姐」,平時愛打扮得年輕點,不過為顧及大妗姐應份上了年紀的形象,所以每次出差都打扮得比較老成持重,「我會穿上紅噹噹戰衣,紮起高髻,外表成熟點,會較得到人家尊重。」她是正宗好命婆,是「全福人」,即四代同堂,上有高堂,夫妻和睦,有兒有女還有孫。她媽媽本身亦是大妗姐,退休後由她接棒。「現今一代,很少人會跟足傳統婚嫁儀式,」華姨說:「如果要數到最傳統,以前結婚要行三書六禮,要擇日,要說媒,不過時代轉變,禮數當然要簡化。以前辦喜事豐儉由人,這年代結婚得花好多錢,男女雙方都工作繁忙,而且多了時代女性,所以新一代的父母都不會太過麻煩子女。不過如果你問父母心底話,把仔仔女女養育成人,終於等到子女成家立室的一日,父母始終想做足某些儀式,恨飲一杯新抱茶或女婿茶。」


■華姨外表行年輕,笑容燦爛。


■婚嫁是喜慶事,華姨一身紅衣少不免。


皇帝都要落轎


■從簡可以,但過大禮最好備用禮金盒,以示誠意。

華姨自己當年結婚,由她媽媽親自做大妗姐,一切禮儀她都乖乖跟足照做,不敢稍有逆意,「現在我的福氣,」她開懷地說:「或者就是媽媽傳給我的。」講到婚嫁傳統,時代不同禮數也不同,「以前過大禮好大陣仗,有雞有豬又有幾擔嫁女餅,男家親戚分分鐘多到十幾人一齊出動,姨媽姑姐個個都會幫手。男家親戚到達女家時,女家會送男家每人一條賀帷巾回禮,新娘的嫁妝有個樟木籠,上頭一定要找個好命婆。」

女人只要嫁得出,就一世人起碼可以威一天,天皇老子見到新娘子都要讓路,華姨:「在古代,新娘於結婚當日是大過天的,甚至威過皇帝,皇帝見到新娘都要落轎,新娘不用落地走路,要由大妗姐揹新娘出門,新娘入門不用腳踏實地,要用一包包米鋪條路出來,讓新娘墊住來行,這叫『踏米』,出門則要邊撐紅傘邊撒米。」都說嫁娶並非兩個人的事,繁文縟節陸續有來,「如果早過家姐哥哥結婚的,結婚當日,新人要在門口掛一條褲或裙,在褲底或裙底行過,這儀式叫『爬頭』。以上部份儀式,在這年頭雖然還有新人會做,但可以簡化的都盡量簡化,有些新人甚至不做。」就算肯做,亦未必做到足,「現在不少年輕新人都愛在酒店出門,酒店不能燃點龍鳳燭,就乾脆不燃點只插在枱上,甚至有人在利是封上寫『龍鳳燭』三字,放在枱代替。」一切從簡也不是罪,最重要是誠意,華姨說:「我最欣賞新郎哥用一個大禮金盒來過大禮,以示有誠意迎娶人家女兒,比只從褲袋取利是封出來當大禮,更顯大方得體,外父外母見到個禮金盒,自然喜上心頭。」


■儀式繁多,華姨要準備好道具打點好一切,敬茶是重要儀式,大妗姐要講盡吉利說話。

婚禮統籌師未夠班


■麥長青結婚當日,好友譚玉瑛做大妗姐,現今社會,誰做大妗姐都好像沒所謂了。

時代變遷,不止婚嫁禮數不同,連大妗姐這行業也有變化,「我當年三代同堂,都未敢行走出來做大妗姐,因為我認為自己未儲夠福氣,直至到個孫出世,真真正正算是『全福人』,先至夠膽把福氣帶給新人,結婚是人家一生一世的大事,我們舊一代的大妗姐做事好謹慎的,可能我自小已看着媽媽如何做個稱職大妗姐,所以做事謹慎是我基本工作態度。現在呢,部份大妗姐讀課程入行,禮數都未懂得足,做對做錯連自己也不知曉,純粹是當生意來做。」

不少八十後,近年都愛用婚禮統籌師,華姨說:「 Wedding planner做到的,我們傳統大姈姐都做得到,舊社會的 Wedding planner就是我們大妗姐囉!說真,婚禮統籌師懂得策劃活動,懂得指令大家要做甚麼,但去到要真正落手落腳做的階段,都得找我們大妗姐,始終這是禮數儀式,是傳統文化,需要經驗累積的。」

或者拜懷舊風所賜,欣慰這一代的男女漸漸喜愛回傳統婚嫁儀式,華姨說大妗姐行業近年反而復興了,「政府間中舉辦保育文化活動展覽,令大眾更明白和了解這些傳統的背後意義,現在的婚禮反而更流行用我們大妗姐了。」

昔日大陣仗


1.現代婚宴如花生騷,新娘一晚換五六套晚裝等閒事,舊社會沒如此富有,只披一套大紅裙褂。


2.以前過大禮有豬有生雞,時移世易,現在不會再抬生豬生雞上門做聘禮了。


3.古老年代,新郎會踢花轎,現在想找頂花轎來踢都難。


4.早年過大禮,男家的姨媽姑姐叔伯兄弟會總動員,齊齊幫手送聘禮到女家,女家會回贈賀帷巾以示答謝。


5.昔日警員工作很忙,不止要捉賊,每遇新人出嫁,還要幫手開路維持秩序。


6.以前的大妗姐,結婚當日的任務不單止講吉利說話,還要揹新娘,新娘於結婚當日全程不用落地。



7.七十年代前的婚宴當真豐儉由人,很多人會租學校會堂、社區中心、榕樹頭甚至大牌檔大排筵席,環境沒這一代富麗堂皇,但論熱鬧溫馨則猶有過之。


過大禮


昔日過大禮,山珍海味、果籃椰子、嫁女餅等禮品應有盡有,現在化繁為簡,用一封「包羅萬有」利是代替。


以前嫁女餅以一擔或一斤計算,還會用傳統的擔挑、藤籃盛載,現在用餅卡代替,人情味和喜慶感覺少了。


一對雙囍椰子寓意「有爺有子」,現在不少人還買來過大禮。


過大禮還需要一對「佳藕」,但買到佳藕的地方越來越少,聽聞新填地街露天市集還有得賣。

上頭

男女上頭用品,結婚前一晚好命婆替新人上頭,即代表新人大個仔大個女了,是古時候的成人禮。




■上頭時,多數會燃點一對龍鳳燭,以示吉祥。


■上頭當晚照古例要有燒肉和雞,現在大部份新人都沒時間吃這些祭品,多數用花和水果代替。


■上完頭安床,祈求夫妻和睦,年生貴子。


嫁妝


子孫桶,寓意有子有孫,華姨:「現在已沒有這種痰罐了,結婚用品不能丟棄,香港住屋環境又小,根本不合時宜,我建議用子孫桶吊飾或小擺設代替。」


女家父母會打造樟木籠,裝滿龍鳳被鋪、針線等日常用品讓女兒帶到夫家。有說越多樟木籠代表女家嫁妝越豐厚,去到男家不會被刻薄,亦有說古時候,母親會偷偷放春宮圖給女兒參考。


鳳盒,一切新娘貴重首飾,都會放進此盒。

代 Cult 1:80後 大妗仔 = 拆彈專家



八十年代初香港經濟大盛,出現過小小的 baby boom,當年埋下的伏線變成今天的紅色炸彈。 80後結婚,要潮要靚又要滿足父母期望,沒有大妗姐壓場,但繁文縟節也不少。別以為 one life one show可以公主王子上身,年辦過百場婚禮的摩登大妗男說:「不溝通真會搞出個大龍鳳!」

記者:蔡慧敏
攝影:黃子偉、梁細權、林栢鈞

大龍鳳的溝通藝術


■阿 Tim和 Tim嫂的造型照:「我們分別在香港和澳洲長大,自己公司有 studio沒理由唔影, pre-wedding都影幾次呀!」

Tim Lau大概是繼酒店侍應之後被婚宴轟炸得最多的人。作為婚禮統籌師兼司儀,兩三日就要飲一餐,「散場起碼 12點,假期、周末一定要工作,如果不是和女友同住,散硬!」每對新人的全套服務收費約$15,000-$25,000,好搵,卻不易賺。除了要時刻保持 hyper狀態,更重要的是協調男、女家、新人與長輩之間的溝通:「結婚不止是兩個人的事。年輕人在儀式上較易話為,但老一輩由酒席圍數、擺酒地點、衣着顏色到影相先後,甚麼都拗得一餐。我作為第三者隔了層紗,他們反而會坦白講出自己的意願,可以從中摸底。若雙方直接對話肯定會撐到底!」另一方面,近兩年結婚年齡稍降,阿 Tim的客人普遍是 25-26歲,最細的 19歲都有,「年輕人好多時只會說自己想點,卻不懂與攝影師、化妝師和家人溝通。」

新人愛搞主題婚禮

長輩和新人各有期望,又是另一倫理炸彈。女婿/新抱第一次與親朋戚友見面,父母當然想「好好睇睇」;年輕人則希望自己的婚禮好玩得來有主題,像採訪當日的新娘就想搞 Hello Kitty婚禮,「但長輩會問點解要擺咁多貓出來?!」又試過有一次以 Mission Impossible做主題,兄弟姊妹揹住機關槍彈出場,配合強勁的音樂和燈光,結果嚇親阿嫲。「若涉及意識形態就更難搞。最近有一對新人想以文革做主題,覺得那些 graphic好型;但真正經歷過文革的上一代就可能好有陰影。雙方現時仍爭持不下。」政治、宗教碰不得,是否要下跪斟茶着裙褂等只是細節。

至於近年興起的「走翅婚宴」又是另一戰場。鮑參翅肚的文化根深柢固,付了人情無翅食,固然蝕桌,主人家亦覺得沒有面子:「這好難過長輩的一關。其實搞婚禮本身就是浪費,如果真心想環保,我會建議採用西式婚宴。」結果在去年他統籌的過百場婚宴中,只有一場沒有魚翅:「新郎是海洋生態研究員,在台上解說為何不食翅,這個反而很有意思。」事前溝通做到足不代表零意外,醉酒、打交、酒店停電、花車死火,阿 Tim都兵來將擋,但真正的「大龍鳳」仍是難以招架:「最嚴重一次是雙方本來已傾妥如何分賬,但新娘媽媽忽然在接待處截住了所有人情。女兒發難,爸爸當眾兜巴星,新娘又嚷着唔嫁,好癲!」 The show must go on,惟有安撫眾人,勉強把戲做完。

三年三星期都搞掂

一切從簡不是可以省卻許多煩惱嗎?但其實婚禮行業是「大茶飯」,繁文縟節只會越來越多。 Tim說 30多萬是中位數,豪花百萬的亦大有人在,單是酒席已佔了總開支的六成。「每年有五萬對新人結婚,有數得計。」而離婚率亦有五成,離完後又可以再結!「行家們各出奇謀將個餅做大。成長 MV、玩新郎的片段即日放送、即日派相,都是近年的增值服務。」籌備時間亦越來越長:「年半是正常,最長三年都有。我們會不斷跟進,所以越早開始越着數唷!」如果奉子成婚想快刀斬亂麻又如何?「不是不可以,但你想揀的日子、場地、晚裝、攝影師通常都沒有。」印帖、派帖再確定賓客人數,最快三星期可以完事。搶手吉日如 2011年 11月 11日已經滿額, 2012年 12月 12日亦有人查詢。籌備期間磨擦頻生,中途墮馬點算?「都試過一次。」人財兩失打擊甚大。

氣氛就是一切

無論怎樣為婚禮「增值」,始終「人」才是氣氛的關鍵。「我個人的『佳作』是一場只有 11圍枱的小型婚宴,當老爺上台致辭時全場歡呼,真的感受到他們對爸爸的支持!」親密關係,當然不是金牌司儀或名牌婚紗可以代替。「個人化的元素要靠自己去 built up,所以新人一定要上台致辭,不能推搪說『唔識講嘢』,你自己向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好過我講一萬句吧!」抽一些好玩的兄弟上台造馬之類的小事,交由大妗男去做好了。雖然飲宴頻繁令阿 Tim肚腩滋長,但明年初小登科的他居然樂此不疲:「自己的婚禮當然要更有心思、搞更多 gimmick,不能拆自己招牌。我們會把請帖設計成演唱會海報的樣子,分多種票價入場!」婚姻果然是終身事業。

80後婚禮速戰速決


■一對新人是 Tim嫂的同事,口碑和人際網是大妗男的重要資產。

花這麼多人力物力,主角其實想要一個怎樣的婚禮? Angel夢想中的 Hello Kitty婚宴雖然因為工作繁忙而未能「發大來搞」,但新娘子覺得最重要是大家玩得開心、沒有悶場:「氣氛要靠好多東西堆砌出來,司儀、兄弟姊妹、場地佈置都好重要。」她和 Jeffrey去年 7月相識,一拍即合,今年 3月為了抽夾屋而提早註冊,到現時已懷孕三個月,一年內完成了幾件人生大事,效率奇高!「最煩是邀請賓客,我不想亂擲紅色炸彈,但就算是相熟的朋友都未必不會放飛機。所以很難預算人數。」兩口子工作數載,當然難以應付婚禮和置業的開支,但世上只有爸媽好,就沒有甚麼解決不了!婚禮中的瑣碎事其實不算甚麼,新郎自有一套防止衝突的方法:「最煩就是多意見,所以我們分工,對其他人負責的項目不會置喙。」服飾由新娘自理、車和場地佈置這些粗重工夫由新郎負責、酒席菜單由老爺包辦——當然是有魚翅的版本。二人合作的大 project,疲累但開心:「好多嘢都要一齊揀!尤其是去台灣影婚紗相之前,真是很興奮!」就算無良商人坐地起價以致一闊三大,就當是共同經歷好了。


■與其搞足三年都未成事,不如學 Angel和 Jeffrey速戰速決。


■「雙喜臨門」近年成了友儕們閃電結婚的重要理由。


■「八両金」夠勁,裙褂一生穿一次,年輕人都不介意做足全套。


■ To翅 or not to翅,還是先徵詢長輩意見較好,以免大家心中都有根刺。


新流程


■ Tim和 Tim嫂特地到深圳搜羅服裝,影張「演唱會海報」的珠片裙只需百多元人仔。


■兩家陌生人忽然變成親戚,明明唔熟又要扮熟,衝突難免。


■由接新娘到與餐飲經理傾上菜流程,大妗男朝 8晚 12一腳踢。



道具部


■為了令花絮更精采,玩新郎出動的道具越來越多,是否本末倒置?


■回禮小物也是個人化的重要部份,但我想要兩粒名貴朱古力多過玻璃豬仔囉。


■結婚蛋糕在中式的婚宴上,無論幾精緻都難免淪為大茄。

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聯 想

深圳政商兩巨頭之會,變成華文傳媒的頭版大新聞,官場黯啞,市民熱議,其他富豪,臉色紛紛一沉,記者追訪,都說「不予置評」。

一場「禮節會面」,外國的報紙,最多內頁一張照片,不會是大新聞的,因為並無實質內容,一時也沒有內幕消息。
在華文世界,變成大頭條,因為這場高峯會是何意思,「令人產生無限聯想」。

這就是在香港讀大學的什麼「新聞傳媒學」之無奈。新聞傳播學( Media Studies),是洋人發明的學術。以洋人的觀點,事實( Facts)才是新聞,聯想( Association),或者幻想( Imagination),不可成為新聞。

但深圳之會,既予人無限聯想,大新聞之取向,卻是「聯想」兩字。在中國文化之中,「聯想」是一個政治的專科:從朱元璋的明朝,一個「光」字,可以令皇帝聯想到嘲諷,因為朱元璋小時當過和尚;到今日新進青年學者從西方「引進」的學術新名詞「次×權」,也可以聯想到「挑動分裂」。中國人的聯想,不止是民間一陣口水八卦之簡單,魯迅的名言:「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聯想,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思想或許沒有什麼邏輯,很僵硬,中國式的聯想卻或跳躍、或拐彎,火車接駁機場,飛機轉駁火箭,彈跳的幅度空間,十分巨大。

洋人的聯想力,不是沒有,多用於文學藝術;譬如英文的 The feathered chorus,羽族合唱隊,不明說,讓讀者聯想,知道 Grim Reaper,幽晦的收割人,因中世紀把死神描繪成穿黑斗篷拿鐮刀的形象,即是死亡的轉義。

中國文學本也有召喚聯想的名詞,「桂魄」是月亮,「赤烏」是太陽,還有章台柳、沈園恨,都由典故引申幽怨的聯想。但幾十年來,一個國家自己「革了命」,革去了文學藝術的想像,本來是創意,聯想獨創政治這個「平台」,即變為喧噪噬咬的動力了。

所以,一副電腦的「中國品牌」,雖取了一個意大利名字,中文叫做聯想,倒也恰當。

(陶傑)2010年09月09日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中菲外交

菲律賓雖然係一個貪污成風,低效率嘅國家,但畢竟繼承咗美國式民主制度,得其軀殼,兼且傳媒自由,言論不禁,故此表面工夫仍然做到足:例如八二三馬尼拉魔警殺人事件之後,菲律賓國會嗱嗱聲召開美國式聽證會,於是我地知道咗在警匪對峙緊張時期,市長去咗食飯,副市長去咗酒店飲咖啡,總統受勸告去小睡片刻(西班牙遺留文化),業餘談判員 A想話制服魔警門多薩,但俾上司否決,警察要打電話俾門多薩,電話唔通,原來係電台訪問門多薩雞啄唔斷,申訴專員涉嫌敲詐門多薩,總之烏龍百出,令人哭笑不得。

調查、聽證之後,你估會唔會有下文呢?一位在菲律賓有生意淵源嘅福建幫富豪對左丁山講:「菲律賓人嘅快樂指數比香港人高,佢地好似對任何事都抱一個嬉戲態度,對周圍無日無之嘅殺人案,睇到麻木晒,總之過得一日得一日。國會調查,出完報告之後,好快就冇人記得嘅嘞,頂多有一兩個人辭職了事,再有下一次出事,一樣亂咁嚟。」唉,菲律賓風情如此,港人能有幾多愁,或者憤怒?

呢位福建幫商人心水清,突然間問一句:「喂黃士心老闆去咗邊?」啊,佢唔講都唔記得咗,自八月二十三日起,康泰旅遊大老闆黃士心似乎未見公開發言,全部事情由離職前嘅總經理劉美詩處理,包括見記者解畫等等,劉美詩又真係醒嘅,表現淡定,不卑不亢,果然係有經驗,見過世面之人,康泰以後冇咗劉阿姐,黃士心父子掛帥,辛苦啲噃。聽一位記者講,佢地曾經搵過黃老闆,黃生慨嘆馬尼拉警察壞事,但之後就轉趨低調,大概在幕後策劃啩。

講到幕後,唐司長匆忙上京一轉,即刻引起眾多猜測,傳言四起,其中一個傳言就係為八二三事件 debriefing及聽取「大勢、國情」。今天之國情係乜?美韓在黃海演習,中國海軍在黃海試射導彈,其中有無微言大義?唉吔吔,如果香港有甚麼次主權嘅話,一定要附屬附從大主權之下,不能損害中國外交大戰略─反美國海上圍堵中國,不會放棄拉攏菲律賓!傳言話北京驚住曾唐唔明白,只顧提高民望喎。傳言是否可信,好難講,有一樣嘢好易講,但會刺激香港人感情嘅,就係中國之外交利益不圍繞香港旋轉。

(左丁山)2010年09月08日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成吉思汗

伊朗殘害婦權。一個少婦因與有婦之夫通姦,初判鞭笞九十九,法官嫌輕,改判石刑:用石頭活活擲死。西方干預內政,簽署抗議,死刑暫緩。但伊朗法院說:這是伊斯蘭文化。以所謂「文化多元」( Multiculturalism)理論,西方應該多寬容,因此,人家用石頭擲死一個淫婦,西方不該以文化霸權多管閒事。

馬尼拉屠殺之後,香港不是有文化人叫香港放下「大香港主義」,多關心非洲第三世界的屠戮嗎?也有道理。伊朗婦女的酷死迫害,為什麼香港的婦女團體不發一聲?自稱國際城市,大是大非缺了席,沒有文化的地方,最多「文化人」,就像「國際城市」,是吹水的,對吧?

說起文化,西方的傳媒霸權,不滿伊朗總統阿馬丁發展核武,給伊朗總統取了個綽號,叫「擁有核彈的成吉思汗」( Genghis Khan with a nuclear bomb)。成吉思汗,雖然是黃種人的大英雄,因為他帶兵打到東歐,殺人無數,西方人嚇死了,視為頭號未開化的蠻子。蘇聯的史達林,是格魯吉亞人,有亞洲血統,五十年代,中國人雖然奉史達林為神明般的洋人,但歐美卻不把史達林當白人,硬把他往東方推,叫史達林做「擁有電話的成吉思汗」( Genghis Khan with a telephone)。西方國家罵人,說對方像蒙古人,是很大的侮辱。但二○○三年,美軍打伊拉克,侯賽因就說美軍是蒙古韃子。

原來成吉思汗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後,阿富汗和阿塞拜疆一帶的伊斯蘭教民不服,到處襲擊蒙古人。蒙古人認定,恐怖份子的後台在巴格達,成吉思汗的孫子下令,派兵攻打伊拉克。

蒙古人沿途徵集回教和基督教的士兵,叫他們攻城,先把巴格達的伊斯蘭土王全家殺掉,平民殺光,但有技藝和木匠和行醫的例外,並扶植了一個波斯人做巴格達「特首」,當國奸,幕後由蒙古人操控。蒙古帝國兼併伊拉克之後,用暴力來開創宗教自由,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共存,還大舉移植佛教徒。殖民地的巴格達開創了文化多元的盛世,治安良好,在這個好玩的時代,有一種說法:一個十六歲的處女,如果頭上頂着一罎金子,徒步行走,穿越蒙古帝國,由長白山一直步行到巴格達,沿途雖然全是男人,但她連人帶金子,都很安全,絕不會受絲毫侵犯。把伊朗總統與成吉思汗相比,太抬舉了。因為蒙古帝國的婦女都受良好的教育,男女平權,沒說不准偷漢。即使通姦,生下來的私生子,受法律保障,成吉思汗還取締了「私生子」這個名稱,所有的小孩平權。

「文化」不是動動嘴皮的口號。洋人不一定懂,撿拾洋人唾沫的,更不。該不該聲援被判擲石刑的伊朗婦女?文化人們,不妨想一想。

(陶傑)2010年09月07日

二線城市

邁可離開台灣到美國念書才十四歲,中文教育底子好及後自修,當律師前還曾出任文化水平極高的台灣雜誌編輯。西方的成長,效力跨國律師事務所,旅遊所達頗遙,國際視野頗廣;跟深綠雖然留英留美然而是非不分的鄉下政客有極大分別。

那天茶聚永康街朋友的畫廊,聊至台北印象,作為訪友出口還是着重客觀輕描。事實台北變得愈來愈好,內斂的氣氛讓人舒服少卻十多年前股市一夜跌去近萬點之前的暴發豪裝火氣;街道更乾淨,環境更綠化,台灣人(未出狀況)一般頗有禮貌,熱情待人接物叫人舒服。文化氛圍比香港濃厚,這永康街一圈便具備京都火車站南邊比較清貧卻不失民間趣味生活質感的盈厚。午後蹓躂拍拍照細坐喝茶已成足夠飛到此間嘆週末的理由。談至今天大陸城市點評結果,竟然國人眼中與北京上海曾三足鼎立的廣州與改革開放先河的深圳不入都會十大;可見調查、投票之類活動頗有不足,不中肯之處……邁可突然淡淡然說:「作為二線城市,台北具備既先進也閒適的優點……」在座幾位朋友大概聽不到下半句;上半句的「二線城市」卻造成不大不小的震撼。作為天地一沙鷗面對海內外壓抑亦同時十分先進與開放的台北是台人心中精神中心,一應政經文化唯她作首,「台北」二字有着一份深不可測的力量,她怎可能是二線?

在此之前,也未曾思考過這方問題。北京作為首都人口亦廣當然一線。上海過去一個世紀一直是中國最大城市,發展不過二十年,已與紐約(倫敦也要快在國人眼中行埋一邊)共競的勢頭速度沸沸揚揚似休無止。紐倫港之一的香港不會算二線吧?也不一定沒有這樣的一天,緊記有一個寓言叫〈龜兔賽跑〉。人口少,地方細,但活力十足又得到西方列強極捧,新加坡雖袖珍無損其一線地位。回頭看台北,除了作為台灣一島的崇高地位,國際水平審之二線未嘗不可。然而二線又如何?從一線退一步,避過眾矢之的,海闊天空豈非福氣?

(鄧達智)2010年09月07日

炒左丁山

一位讀者傳來電郵如下:

「 I am a forty years old reader of appledaily for almost as long as your paper printed. Ever since about"Mr you" talk about the五區公投 issue and now the議員何必學成龍. I strongly suggest to appledaily that he should not in the名采 page anymore.
Please consider.
virchow」

上次本欄寫政改方案,反對公投,支持溫和民主派,惹來不少謾罵,有讀者叫左丁山唔好再寫《蘋果》專欄,估唔到今次又有人叫《蘋果日報》郁手,炒左丁山魷魚。老實講,所有報紙專欄副刊如超市貨架,乜趣味稿件都有,你話陶傑崇洋,咪唔睇佢囉;你話左丁山保守,咪唔好睇左丁山囉,何必叫老闆炒人呢?一個讀者話炒,點知有冇兩個讀者要留呀?假如〈名采〉版嘅作者千篇一律,意見歸一,或者全部唔講政治,只講吃喝玩樂醫療保健嘅,你估又會唔會比咦家咁嘅版面更加吸引讀者呢?

在「五區公投」、「政改方案」方面,左丁山與黃毓民完全唔同意見,但我地仍然久唔久就傾吓偈,有時在陸羽碰頭,嘻嘻哈哈。半個月前,毓民約左丁山及其他傳媒朋友到九龍城廣場「毓民牛肉麵私房菜」吃午飯,晨早就親自去街市買魚買菜,整啲地道潮州菜式出來畀大家見識吓,毓民送畀大家一本《人民最大:五區公投實錄》,佢話留下歷史,等時人、後人明白多啲喎,跟住在我地面前大罵民主黨,大罵何俊仁,一邊食,一邊鬧,好不高興。正如一句西方老生常談,相傳係伏爾泰( Voltaire)講嘅,但未有百分百證據,就係:"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人地嘅意見聽唔入耳,就要唔畀佢寫?霸道啲喎。

左丁山一位朋友雷鼎鳴教授在《信報》發表長文,不乏精彩之作,佢在八月三十日發表一篇「香港樓價高企的原因」,引學術文章資料,解釋高樓價,如有人不同意,大可寫番一篇三千字長文反駁佢嘅學理及數據,但網上即刻有人大罵雷教授向地產商獻媚,諸如此類,而提唔出甚麼理據,此乃時下網民罵人通病,不算係辯論或討論,只係情緒發洩而已,邊會受人重視吖。

(左丁山)2010年09月07日

Monday, September 6, 2010

大美國霸權

畢菲特和蓋茨一起向中國億萬暴富施壓,要他們把財富捐給窮人。

兩大美國富豪圍堵,像文化知識份子說的,即刻就「佔取道德高地」。中國崇洋親美,以會見蓋茨畢菲特一起午餐為榮。平時捐幾萬美金,為了拍一張合照,但看見蓋茨們這次是來向自己施壓「共產」的,紛紛落荒而逃。

蓋茨畢菲特來挑釁,想把美國的慈善文化霸權,強加在中國人的頭上,像向中國人推銷議會民主,用心險惡,大家要小心。

「慈善文化」,是西方耶教的產物。耶教有「什一律」:把財富的十分之一獻出來,貢獻上帝。希伯來書說得明白:「你們的義,若不能勝過法利賽人的義,就不能進天國。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
然後在新約福音裏,耶穌五餅二魚,帶頭表演慈善捐獻的典範。

很明顯,慈善( Charity)和捐獻( Donation),是西方富人和中產階級在耶教文明的人性背景之下的價值觀。
中國的孔子雖然也講「仁」,但這個仁字,很抽象。從天地不仁,到為富不仁,孔子沒有像耶和華和祂的兒子耶穌一樣,在舊約和新約裏,或扳起一張臉孔嚕嚕囌囌教訓,嘮嘮叨叨示範,有了財產,怎樣要捐出來。

佛教反而講布施,布施還有大小,就是 Charity,但一來佛教由印度傳來,也是兩千年來的「印度文化霸權」,二來佛教不是主流。儒佛道,儒家才是老大。

因此,遠東的公共知識份子,特別是香港的文化人,以美國左派知識份子維護第三世界弱勢的立場,從「文化深層」,結合「國際視野」,就要理性地提出錚言:蓋茨和畢菲特,在文化上,是來欺凌亞洲人的。慈善、捐獻,從來不是中國國情,這是個文化大議題。武力的打土豪、分田地,反倒一度是國情。論怎樣慈善而共產,即使要模仿洋人,中國人早有馬列的思想指導,不再需要美國人蓋茨畢菲特來指點。

今天他教你慈善,明天就叫你普選。抗拒美國霸權,從麥當勞到蓋茨畢菲特,要全方位,千萬不要鬆懈。蓋茨們叫捐錢,也不懂中國人的文化。如果宣布捐五十萬美金,就奉送一家大小的綠卡,再捐五十,連表親堂兄弟也有,一定滿堂吉慶,哪裏會跑個精光?

(陶傑)2010年09月06日

Sunday, September 5, 2010

美國挺賓了

美國人又來干預中國內政。億萬富豪畢菲特、蓋茨,拍拖來中國,高調宣揚美國白人那套「捐款文化」,公然向祖國的有錢人施壓,叫他們模仿,捐出一半身家。

反對美帝的文化霸權,是中港台許多文化人和學者的天職。慈善捐款,是西方耶教文化霸權的核心價值,不合中國國情。因為在舊約聖經裏,耶穌向信徒演說,行使神蹟,用五餅二魚,分給幾千人,從此,西方白人文化有了「分享」的慈善觀,美國和歐洲,富豪和中產階級,左一句 Charity,右一句 Sharing,都流行向窮人捐獻身家。

香港近年受西方文化霸權意識腐蝕,電台 DJ、政棍議員、名人訴心聲,也潮說「分享」兩字:去了一趟盧旺達回來,有何心得可以分享呀?至親逝世了,最近的「心路歷程」,也分享一下好不好?讀了一本好書,哇,令人「反思」,也分享。最好笑是電台上曾經有節目,邀請一個曾遭強姦的女子,講挫折之後,勇敢站起來,與聽眾「分享」她遭強姦的感受。

可見美國文化霸權,對炎黃子孫的荼毒甚深,這是一個文化和種族多元的世界,賓國總統死人微笑,是第三世界弱勢族群的文化;一眾賓女在巴士殘骸前 V字手勢合照,遺體亂放棺材,也是人家的文化,多元文化,理應保育尊重,不該以「大香港霸權主義」的心態折射到長期受壓迫的第三世界身上,這是馬尼拉大屠殺,不,風波之中,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知識份子文化人向香港人發出的啟示。

上了這一課後,心明眼亮,更加要抗擊蓋茨畢菲特來中國和平演變。他們在北京宣揚捐棄財產,令中國的有錢人吞吞吐吐,支吾推搪,這就墮入了一個形象的陷阱,在世界上,令人覺得中華民族通通為富不仁,對比之下,美國人真偉大,中國的暴發戶都成了孤寒鬼的「他者」。

凡美帝侵略,必有引路的漢奸的。這一次,也有一對藝術家夫婦當了二毛子,怎麼說,也請那位愛國知識份子小鬍子評論人,也就是中國知識份子的愛國形象品牌,向他們的農民粉絲評評理,撥亂反正。

有分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是菲律賓的靠山,蓋茨畢菲特來中國搞事,配合賓總的那個什麼三世,都帶着笑臉,安的什麼賊心呢?同胞們,要警惕啊。

(陶傑)2010年09月05日

男 女 共 同 體 : 政 治 手 段 與 足 球 管 理

前 英 國 首 相 貝 理 雅 推 出 回 憶 錄 《 旅 程 : 我 的 政 治 生 涯 》 ( A Journey : My Political Life ) , 全 書 厚 達 700 頁 , 內 容 涵 蓋 他 對 出 兵 伊 拉 克 的 反 思 , 評 價 一 度 並 肩 殺 敵 卻 反 面 收 場 的 戰 友 白 高 敦 , 甚 至 是 他 自 爆 在 床 上 的 表 現 如 何 像 野 獸 … … 。 最 吸 引 像 我 這 樣 的 讀 者 並 不 是 以 上 種 種 , 反 而 是 透 露 在 黨 內 被 白 高 敦 逼 宮 時 , 曾 請 教 高 人 。

拜 服 費 格 遜 領 導 力
貝 理 雅 請 教 的 高 人 不 是 別 人 , 而 是 工 黨 的 忠 實 支 持 者 , 帶 領 曼 聯 球 隊 24 個 球 季 , 叱 咤 英 超 聯 , 17 個 球 季 中 贏 了 11 次 冠 軍 的 領 隊 費 格 遜 。 貝 理 雅 問 費 格 遜 若 果 遇 上 有 才 華 但 難 以 駕 馭 的 球 員 , 會 怎 樣 做 ? 費 爵 爺 乾 脆 的 說 : 「 炒 掉 他 。 」 但 貝 理 雅 再 問 : 「 若 那 人 仍 會 在 球 會 又 或 隊 中 出 現 呢 ? 」 費 格 遜 笑 着 說 : 「 那 又 是 另 一 回 事 了 ! 」 結 果 如 何 ? 明 顯 地 , 優 柔 寡 斷 的 貝 理 雅 睇 相 又 唔 信 命 , 沒 有 炒 掉 心 腹 大 患 白 高 敦 , 最 後 只 好 在 07 年 將 首 相 位 置 拱 手 相 讓 , 其 餘 的 都 已 經 是 公 開 的 歷 史 了 。

雖 然 我 的 偶 像 是 阿 仙 奴 領 隊 雲 格 , 卻 同 樣 欣 賞 費 格 遜 。 英 超 每 季 開 鑼 , 外 國 都 有 賠 率 供 球 迷 買 哪 個 領 隊 會 最 早 被 炒 , 但 費 爵 爺 卻 可 以 在 曼 聯 一 教 24 年 , 並 三 度 以 蘇 格 蘭 人 身 份 拒 絕 帶 領 英 格 蘭 國 家 隊 。 令 人 不 得 不 拜 服 , 費 爵 爺 除 了 領 軍 的 能 力 不 容 置 疑 , 還 懂 得 審 時 量 勢 , 政 治 意 識 同 樣 不 缺 , 怎 會 不 是 將 帥 之 才 ?

軍 令 如 山 從 無 姑 息
事 實 上 , 費 格 遜 向 來 軍 紀 嚴 明 , 軍 法 如 山 , 即 使 是 一 夫 當 關 , 萬 夫 莫 敵 的 史 譚 , 或 是 萬 人 迷 碧 咸 , 甚 至 是 新 萬 人 迷 C 朗 , 稍 有 離 心 , 稍 不 聽 話 , 從 不 姑 息 , 即 刻 賣 走 , 二 話 不 說 , 絕 無 手 軟 。

稍 早 前 我 從 《 商 業 周 刊 》 看 到 一 篇 有 關 台 灣 水 泥 改 革 成 功 的 專 訪 , 董 事 長 辜 成 允 細 說 「 漸 進 改 革 不 如 血 腥 革 命 」 的 利 弊 , 與 費 格 遜 的 論 調 如 出 一 轍 , 成 果 亦 是 有 目 共 睹 , 可 見 現 代 管 理 根 本 是 一 理 通 , 百 理 明 。
文 : 盧 覓 雪

日期 : 2010年09月05日

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打小人

馬尼拉屠殺,本來不必死一個人,卻以八條人命告終,賓警無能,原來更有罪的,是特首曾蔭權。大家學着爛仔議員在立法會的駡腔,給曾蔭權啪啪啪的打小人,揮舞着一隻拖鞋,元寶蠟燭點着,就着鬼節盂蘭的火光,喃喃的駡:你這個曾不該呀,你不該私下打電話給賓總阿基諾三世,你不該眼中沒有我們胡總書記,你不該不撒泡尿先照鏡子……曾蔭權這不該,那也不該。中國人自我咬噬,比馬尼拉的殺戮戰場還血肉模糊,教小朋友看了,蹦跳着,拍着小手,大呼好玩。

激情過後,一些成人神智穩定,忽然問:如果香港還是殖民地,那麼英國人的港督會怎樣做?

這個問題,才是十天以來最理性的反省,充滿智慧的靈光。

殖民地時代,港督無論麥理浩、衞奕信,還是彭定康,都會以常識處理得很漂亮。

首先,港督會打電話給殖民地部(後來是外交部),向他的上司殖民地大臣(後來是外交部次官)闡述他的決策。

港督會向英國政府「推薦」( Recommend):由外交部負責遠東事務的次官,向賓國外交部遞交照會告訴對方:香港還插着米字旗,不是第三世界,是文明高尚地區,人質是英國屬土公民,請貴國叫車上的那頭未開化的野獸,不要亂來。

同時,港督會指使行政局一個高等華人,像李鵬飛之類,給旅行社的老闆打電話:「喂,×生嗎?港督叫我向你轉達以下指示,聽住:你自己掏腰包,準備二十萬美金,派給賓國的警察局,叫他們自己與車上的鎗手分錢,放人之後,政府會負責包機接人。」

老闆當然不想大出血,意圖分辯,飛哥馬上截住:「鬼叫你架旅遊巴的招牌,弄得咁大副咩,通街招搖,好似女人着得性感,引人強姦,過水就過水喇。」然後掛線。

這樣就解決了,三年之後,旅行社老闆得到 OBE。今天,一切講「透明度」和「問責」,花錢要交代,他怕你駡他鼓勵貪污,特首敢給賓總打電話,就是不敢叫人給旅行社老闆打這個給賓國警察行賄進貢的電話。

曾特首是英式訓練的精仔,這點手續,一定會做。這是港人懷念殖民地其中一個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所以,把什麼港人治港打爛,打扁,打呀打,打你個曾不該冇碇跑……

(陶傑)2010年09月04日

Friday, September 3, 2010

移民香港

前些時聽基金 F談及,會有金融界高層人士自倫敦來港定居,以避高稅率。邊啲金融界國際級人物來港,左丁山唔識,估唔到呢日在陸羽碰到一位二百幾磅,一個人可以坐兩個位嘅法國酒商 S,佢舊年走過上嚟飲茶嘅嘞,喺餐飲 R嘅供應商,大家老友鬼鬼,問佢來港有何貴幹,酒商 S話:「我移民香港呀?」左丁山幾乎嚇咗一跳,法國富有酒商,有酒莊,有法國南部別墅,享盡法國美酒佳餚,做乜要移民香港,貪香港空氣污染,濕度高,天氣熱乎?

酒商 S幾幽默:「唔,今日三十五度,維多利海港上有藍天白雲,同法國差唔多啫,我移居香港,一定會好習慣。」諗諗吓,佢之捨法國取香港,應與中國市場及香港撤銷咗葡萄酒稅有關,佢話上個月先至在法國招待中國豪客團,自己上過北京幾次,認為中國市場潛力龐大,要做中國生意,不如索性一家五口搬來香港,在半山區租豪宅居住,雖然所費不菲,對佢嚟講,濕濕碎啫。

富商來港,除咗支持豪宅租金外,亦會創造職位,起碼佢已經去律師樓註冊新公司,預備銀行開戶口,銀行那敢怠慢,立即應承全力配合。富商 S帶埋財務顧問來港打點,財務顧問係英國人,對香港甚有認識,食完陸羽叉燒包之後,佢同左丁山講:「香港係有效率嘅,我係牛津校友,去銀行見到一位劍橋畢業嘅高層,好多嘢立即在原則上傾好咗。」英國係牛劍世界,呢兩間大學嘅畢業生,係容易傾得埋嘅!就好似喺日本政商界高層好多係慶應、早稻田、東京大學學生,經常互相畀面。有一次左丁山見到一位日本銀行高層,佢係慶應校友,講起一位政治政壇人物,不屬早應與東大校友,佢就哼一聲咁講:「佢係××大學嘅啫。」有時候要入讀名校,未必一定求到優質教育而係要建立人際網絡,以備後用。酒商 S可能唔係第一個,亦唔會係最後一個歐洲富商來港定居,香港要做國際城市,伸開雙手歡迎佢地啦。

(左丁山)2010年09月03日

說話的女人

男明星阿爾帕仙奴七十歲了,接受訪問。他在沙發坐下來,舒一口氣,說:「到了這個年紀,談論我自己,我才不會覺得尷尬。」

這是很有智慧的洞見,阿爾帕仙奴很有名氣,憑教父一片,很年輕就成為一位演技家,而不是單靠一張面孔令女粉絲尖叫的海報明星,三十年來,他大有談論自己的資格,但他說,到了這把歲數,說自己,他才覺得釋懷。

在香港的飯局裏,許多人很熱衷說自己,女人尤然。到了四十歲,一個女人的話題就開始以「我」為中心:我昨天去了連卡佛,買了一對耳墜子,標價八千多,但我跟經理相熟,還是拿到八折。

你知道吧,我一向不太喜歡蒂芬妮,我知道這是頂級,但美國的牌子,我不能欣賞,因為在波場,會時時跟人撞了同款式。我這個人不愛從主流,美國人終究比較俗。我是一個 Europhile。所以我喜歡 Bulgari,這點口味上的差異,是我二十歲時那個意大利男友的影響。

女人是虛榮的動物,當男人都佔據了大學講壇、議會, ipad新產品的路演歌詞,女人喜歡在宴會上確立發言權,女人對世界大事沒有興趣,鑽戒的碎石和項鍊的珍珠,女人明察秋毫。在物質的世界裏,女人的話題以我為主:我,然後是我的朋友,然後是我的老公,我的兒子。

女人喜歡喜歡聆聽她的女人,但因為她們善妒,當一個女人在聽着另一個女人說「我」的時候,她自己百感交集,三分嫉妒,五分在取經,另有兩分,在暗中比較她自己一抽屜的 Tiffany耳環跟眼前這位勁敵戴着的寶格麗有何價值的差異。女人在向另一個女人說「我」如何如何,而後成為一桌子的焦點之際,她正在向是夜的女賓下了一帖戰書。其他的女人,心裏在冷笑,然後是一點點惱怒,一邊聆聽着,不太敢插話,因為眼前這位演說家,是一則像鄧蓮如一樣的都市傳奇。唯此優勢,女人就我我我的一直說下去,但她如果有選擇,她更喜歡一個同性戀男子當她的聽眾──他沒有其他女人這點妒恨的機心,他托着腮,聽得入神,唔嗯,唔嗯,他一隻腿貼搭在另一條上,拼攏成斜斜的四十五度。他的專注,雜有一份崇敬,是真心的,說到精采處他拍手叫好,笑如花枝亂顫。在這一刻,她才是人生的勝利者,她覺得才是真正的女王。

(陶傑)2010年09月03日

Thursday, September 2, 2010

西甲只睇兩隊

暑假已完,一切生活回復正常──即係話馬照跑,波照睇,周末好唔得閒咁解,睇波當然係睇英超為主,西甲、意甲、德甲為輔。今季好想睇西甲巴塞與皇馬爭奪戰,可惜西甲比賽時間太夜,除非係皇馬對巴塞啫,否則邊有興趣捱眼瞓去睇波吖,故此睇波仍然係睇英超為主。如果西甲想增加海外電視轉播收入,球賽時間要提前至得,不過踢夜波乃西班牙人民族習慣,幾難為金錢而改變。

皇馬過往兩屆居巴塞之後,今年本來仍然睇低佢,但請咗神奇教練摩連奴做教練之後,唔敢抹殺皇馬之冠軍希望噃。二○○○/○一年度開始嘅十年,皇馬與巴塞各得四屆冠軍,華倫西亞兩次奪標,由○四年開始,巴塞贏四次,皇馬贏兩次,可見呢兩隊雄霸西甲,其他隊伍難以挑戰。摩連奴謀略第一,究竟有乜辦法力壓巴塞呢?相信係全世界球迷最想知道嘅。巴塞喺第一場就已經表現出色,韋拿融入球隊,與美斯、沙維等合作得絲絲入扣,放走伊巴謙莫域,換入韋拿,攻力有增無減,何況新簽中場悍將馬斯查蘭奴,分明係用來應付皇馬希古思、 C朗,與皇馬中場硬撼嘅,全隊攻守比上屆更平均;反而皇馬第一場對馬略卡就無法入球,全隊新埋班球員太多,合作未慣熟,季初有可能俾巴塞放甩,摩連奴如果真係可以率領皇馬稱王,要封佢做「球聖」、教練之王。

英超方面,睇嚟睇去都係車路士、曼聯爭標,阿仙奴可以威脅吓,攞第三名就比較穩陣。曼城與熱刺竟然可以分別輸俾新特蘭及韋根,可見實力雖有,水準不定,難以給人信心,與利物浦爭第四名就差唔多,阿士東維拉兵微將寡,打到尾就無以為繼,今季得第七名已算達標。降班邊緣隊伍方面,韋根、西布朗、黑池、史篤城、韋斯咸、狼隊等恐怕有排捱,睇吓邊兩隊可以逃出生天,呢五隊都係實力有限,兵源不足之流,在英超立足全憑一股鬥志與若干運氣,成季流流長,到咗明年三月後,球員就開始散散哋陷於苦戰嘅嘞。

(左丁山)2010年09月02日

Tuesday, August 31, 2010

議員何必學成龍

立法會保安委員會討論八二三馬尼拉劫持旅遊巴士殺人事件,一眾議員講到慷慨激昂,異常憤怒。香港人因此事而好嬲,表達憤怒,十分自然。但尊貴的議員們並非成龍,應該對政治識得更多,唔係成龍嗰種層次。成龍喺佢嘅 Twitter度寫:「 HK is a nation built by a lot of different people」。香港只是一個特別行政區,不是 a nation,成龍犯下一個咁嚴重嘅政治不正確錯誤,因為佢係成龍,由得佢啦,但一啲議員強烈要求特區政府向菲律賓要求,本港要派人參加對八二三事件嘅調查,仲引 1994年菲律賓派人到新加坡參與調查菲傭死亡事件為先例,未免自視過高,好似成龍一樣,當香港 SAR為一個 nation。

《基本法》規定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包辦,香港頂多只能向北京表達要求,由楊潔篪向羅慕洛施壓,要求調查事件,有中國代表在,而代表可有一名中國駐菲大使館人員加上一名中國委派嘅香港官員,否則的話,香港自己提出喎,當外交部係乜呀?黎棟國副局長講到明,係中國大使館全力協助,反應迅速,香港包機先至可以順利接人與遺體回港。

嬲還嬲,辦事要講程序,譬如曾特首打電話俾菲律賓總統府,總統唔聽電話,總統府直情將訊息傳達俾外交部,請外交部安排電話,但外交部一於懶理,結果香港特首辦打兩次電話過去,總統府概不理會。一位馬尼拉記者直情對《南華早報》講:「總統府助手根本唔知 Donald Tsang係邊位!」但佢地就知道誰是劉建超噃,中國駐馬尼拉大使一出聲,三世祖總統立即與內閣部長接見劉建超,大家一齊開會商討,可見在菲律賓眼中,外交對手係北京,唔係香港。換過係一九九七之前,如有類似事情發生,菲律賓都係同英國傾嘅啫,港督咪係要透過倫敦與菲律賓政府高層對話。

香港係金融商業城市,前菲律賓總統 Estrada就鍾意來港 shopping,以前馬可斯夫人好喜歡嚟香港開戶口架,但講到外交政治,佢地就會跟足外交 protocol咯喎,眼中無香港 o架!以前拉莫斯總統咪試過向李鵬提出要求照顧菲傭啦。之不過咁,曾特首無可能不知道外交安排嘅,佢仍然照打電話畀三世祖,並主動公開食檸檬一事,高招也。

(左丁山)2010年08月31日

世上蠢人多

菲律賓總統論屠殺,面露微笑,引起香港公憤。總統解釋:微笑代表憤怒。

意思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國情習俗,你們不要亂扣帽子。

「不同文化背景」是左派時時用以「尊重第三世界」,包括窮國獨裁政權的藉口,以左派的「文化研究」角度,「微笑就是憤怒」也沒錯,因為在阿拉伯,他對你搖頭,代表他同意,點頭,代表拒絕。擁有西方文化背景人士,往往很困惑。阿拉伯人喝湯,必要喝出嘖嘖咂咂的聲音,才顯出對食物的欣賞和對主人家的敬意。擁有「西方文化霸權」的人,以為喝湯嘴舌發出聲音,是粗野。

現在,人家總統說他微笑,代表憤怒了,文化人為什麼不起來為第三世界的「微笑」話語權起而申辯、指責「大香港人」的「歧視心態」?這是出位的好機會。

殺手的棺木蓋國旗,自然也是「文化多元」的表現了,「意見領袖」也沒有維護「非白人文化」。群情洶湧,「知識份子」失聲,哎唷,也真教人痛心。

這個世界,沒辦法,蠢人太多了。「僕人國家」一詞,華文一些「知識份子」說是歧視,但我很欣慰,因為祖國的廣大民眾,認為在家裏教育菲傭關於南沙群島的主權,是愛國。那一天,人民群眾與一位海外的專欄人站在一起,像電影《卡薩布蘭卡》裏咖啡廳的一場戲,德國人在場,馬賽曲一響起,一個人站起來唱,其他人也站起來,最後歌聲嘹亮,令人感動。

「文化差異」是一個大題目,文學、繪畫、音樂。蠢人總會從「深層結構」欣賞成是侮辱。中國「文革」時期,畫家侯一民的妻子鄧澍與鄧小平的女兒鄧林,一起關在監獄。鄧林教鄧澍用塑膠線編青蛙。畫家之妻作了一道口訣寫下來:「三根黑線為中心,用十八根綠線,結十八個扣,扣得緊緊,兩根黑線留不用,依序順編。」

有一個紅 衞兵,叫李革命,查獲字條,發現「重大情況」:兩條黑線,是「反革命集團」之上下線。十八根綠線,集團有十八團員。結十八扣,扣得緊,意思是要頑固抵抗,是個生死同盟。兩根黑線留不用,即任何時候,都要隱蔽。
好了,李革命向畫家之妻通夜用刑,打落牙齒,並上報「江青同志」,不斷拷問:你這條下線暴露了,上線是誰?快交代!

每一個時代,在落後的文明中,總有一些「李革命」之類的蠢人。我們這一代,運氣還比較好,生長在殖民地時期,處境安全。蠢人發瘋時,可以作壁上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到危牆快塌時,趁勢推他一把,趕快跑,不要撞到唏哩嘩啦的磚頭雨上才好。

(陶傑)2010年08月31日

Monday, August 30, 2010

廁所文化

八月二十一日《蘋果》報導日本貼中文標語,抗議中國遊客如廁陋習,甚麼標語呢?一個例子就是保持文明,保持清潔(請不要把生理用品扔在便池裏!)咦,好普通啫噃,中國人廁所,到處都是標語,在香港嘅公廁呀,公司廁所呀,大廈商場廁所呀,見到慣啦,例如最簡單嘅就係:「如廁後,請洗手」。幼稚園教學生,會教小便後,要洗手,何解到咗成年人嘅廁所,仲要貼上呢個標語?比較幽默啲嘅,例如曾在中華總商會俱樂部廁所見過:「行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最初不明所以,後來諗清楚,為之莞爾。大抵到私人會所或者富豪飯堂吃飯者,年紀唔會太細,年紀大之人小便就有一大毛病,唔怪得福臨門個男廁小便盆採用長形直身式,老人家用之,都會幾文明。活力先生講起一句打油詩:「舊時小便射過街,今日痾尿滴濕鞋」,就係男性長者之寫照,故此一啲廁所貼標語,請男性行前一小步。如果仍然冇法呢,就要向梁智鴻先生請教或求救咯。

論廁所清潔,亞洲地方之中,日本無出其右,大抵冇一個國家研究廁所設備有日本人咁好心機嘅,只有日本先至會有公司、酒店、百貨公司嘅廁所會使用發熱廁板及自動噴水,令到我地港燦好唔慣,亦未必識得使用。照計用咁複雜嘅廁所,成本應該貴好多,要打落貨品或服務價錢度,轉嫁畀消費者。呢啲廁所點解只在日本流行,其他地方唔用呢?一啲流行文化研究學者,或者可以為此寫篇長文。

昔日與前市政局主席梁定邦去旅行,邦主身攜儍瓜機,唔係同我地影相噃,而係去到所有廁所都影相(當然係趁無人之際),搜集人地廁所嘅資料,回港研究,改善市政局管理嘅公廁。話時話,今天香港公廁十分整潔,有專人打掃,供應埋抹手紙、廁紙,實在非常文明,邦主於此有一份功勞,邊度會有其他市政局主席對廁所咁關心嘅啫。在廁所貼標語起碼有警醒作用,某日行過上環馬路,見到天橋上中文寫住「吸毒好有型,膀胱細三成」,都唔知佢講乜,非常缺乏生動創意。倒不如在所有酒吧廁所內貼上:「索K好冇味,不舉似遊刑,媾女無效用,痾尿逐滴清」,用嚟嚇吓啲大男孩唔好索K!

(左丁山)2010年08月30日

意見領袖

一個多事的社會,有太多的「意見領袖」。這個名詞,自然又是從西洋中模仿過來的,原文 opinion leader。
這個華文詞彙很奇怪。像 politician一樣,「意見領袖」不是中國文化的東西。中國民間,歷代視乎皇權的寬嚴,不是沒有民意的表達,像一個忠臣,進諫君主,反倒給殺了,史書上補一句,叫「天下寃之」。這個「寃」字,平時可以是名詞,像「千古奇寃」;可以是形容詞,像「寃案」;可以是助動詞,叫「寃殺」,但這裏當動詞來用─ 天下寃之,就是民間在悲哀地私語,說他是個好人啊,「國家」怎把他殺了呀。「天下寃之」就是一種民意,但不需要、也從來沒有什麼「意見領袖」。

古希臘的蘇格拉底,近三百年來法國的哲學家伏爾泰和小說家左拉,都是意見領袖,因為遇上了寃案:農夫屈陷殺人,猶太士兵誣指叛國,作家和哲人,看不過眼,為蒙寃的人請命,他把演說和文采的才華用在匡扶正義的社會事業上,而不是只貢獻於作品,這就成為意見領袖。

「意見領袖」在中國,北洋民國時曾出現過短短的二十年。魯迅和邵力子,大公報的張季鸞都是曇花一現的中國輿論領袖。此時,中國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很罕有地與法國伏爾泰和左拉的精神相遇,當中國的君子和西方的知識份子 fusion,從北洋時代的五四運動到民國三十八年南京失陷,僅三十年,成就了中國兩千年最有神采的一代。

香港也流行什麼「意見領袖」,由此可見,甚為可笑。當曾蔭權稍盡職責,想主動一點,向菲律賓總統打電話,為救人質說兩句話,中國電視意見領袖冷笑,斥責曾蔭權僭越,「憑什麼呀你」,把特區政府「塑造」為明朝土木堡之變中的名臣于謙和景帝,曾蔭權變成了「曾篡權」。

在這個骨節眼上,就嚴重了。文人主動為他們的主人向一個臣子打報告。哪來什麼「意見領袖」?關鍵時候只可以在「篤背脊」和「沉默」之間選擇歸邊。「六四」已經有了教訓,一見做了風頭掌聲的「意見領袖」,上邊的臉色稍微一黑,閣下必須收斂,以免失去了主人當初鬆章漏下來的一點點食物的碎屑。

模仿西方社會是很徒勞的, LV、 Chanel、電影的 3D技術,都可以抄襲消費,其他高層次的產品,涉及尊嚴和自由,不是為這個市場而設的,打造中國「西嗯嗯」?不,人家那種明星,是 Larry King。這個世界,還是很公平。

(陶傑)2010年08月30日

Sunday, August 29, 2010

羅桂祥基金捐億五

中文大學去年成立生物醫學學院(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屬醫學院,由臨床前( Pre-Clinical)嘅解剖系、生物化學(醫藥)系、藥物系、生理系合併而成,由陳偉儀講座教授擔任院長,陳教授係中大聯合書院化學系一九七四年畢業生,留美多年,二○○九年應聘回校主管生物醫學院。

新學院成立後一年,話咁快就得到維他奶創辦人後人捐款一億五千萬元,建設「羅桂祥綜合生物醫學大樓」,並於九月一日下午五時舉行奠基禮,主禮人除沈祖堯校長外,仲有周一嶽、李國章、羅桂祥基金主席羅德承博士( Peter T S Lo)、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主席羅友禮等,一位大學校長(不是沈校長)對左丁山講:「中大籌款確係有啲辦法。」羅桂祥基金捐呢筆錢,並非全部用嚟起樓,有一大部份係用來支持農作物研究嘅,例如黃豆。

富豪捐錢俾大學,大學多數以學院、大樓,或講座命名回敬。八月二十日睇到一位專欄作家如此寫來:「歐美一些億萬富翁……捐款作長期醫藥研究,不計較出名於一時……不一定要求在醫院招牌冠以自己的名字。捐獻目的就是捐獻,不求有甚麼別的效果。香港富豪就截然不同了……」

外國富豪捐錢之後,不求冠名?唔好開玩笑,只不過香港人講英文名人名字就特別順眼順口,讀中國人名字就覺得條氣唔順之嘛,無怪陶傑對英文特別推崇! Stanford, John Harvard, Elihu Yale, Ephraim Williams係美國嘅富翁,捐款成立大學直情以佢哋嘅姓氏為名,於是才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威廉斯學院等,因此後人先至記得佢地名字,醫學院喎,美國以捐款人名字冠名,更加多,例如頂尖大學芝加哥嘅醫學院叫做 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長春藤大學康奈爾大學嘅醫學院叫做 Weill Medical College,牛津大學商學院叫做 Said Business School,劍橋大學商學院叫就 Judge Business School,歐美富豪捐款命名之風,比香港流行得多,我地唔好不求甚解。

(左丁山)2010年08月29日

Saturday, August 28, 2010

恢復八萬五

地產W打電話嚟鬧左丁山儍儍地,為咗壓抑樓價、地價,居然夠膽提議撤銷聯繫滙率,提升利率,地產T話:「撤銷聯繫滙率,有乜差池嘅話,邊個負責?」負責?梗係拍板嘅人物啦,關我地啲小市民乜事。有資格拍板嘅就係曾特首、曾財爺、陳總裁、陳局長等人在香港決議,上呈北京國務院,最後由溫總理、胡主席等人 OK先至得。但係要提上議程,北京報批,這需要好大勇氣,故此地產W話左丁山係儍嘅。

他報計算過,月入一萬三千二百元,如按揭利率等於一厘,負擔得起二百零五萬嘅樓(首期三成,供二十年),利率五厘,供得起樓價一百四十三萬元;可見利率一旦上升,就會壓抑需求,令樓價難以狂升。地產 W話:「利率上升,又有人大駡政府,話供樓供唔起嘅啫!」

左又鬧,右又鬧,如何解決?地產 W講:「現在好多議員要求重建居屋,民主黨、民建聯以至工商界嘅經濟動力都贊成,加上行政會議召集人振英哥大力鼓吹,話不要任由下一代的住屋質素倒退,香港不可以見到里約熱內盧、墨西哥城、新德里和孟買的簡陋房屋、尼龍帳篷。一副悲天憫人之貌,話明改善住屋情況不能單靠市場,言下之意,就係要政府出手,興建居屋啦。既然曾特首腹背受壓力,不如咁嘞,在十月嘅施政報告,大膽宣佈,將擱置好耐嘅八萬五政策重新推動,政黨與振英哥一定拍手叫好,曾特首民望彈升!」

聽見八萬五就打冷震,想當年,左丁山有份支持八萬五,認為係一項惠民政策,記得民主黨亦贊成吖,點知推出之後,遇上金融風暴,香港衰足七年,董先生唯有中途暗中叫停,民意要求政府救市托市,於是有孫九招之出現,有勾地表之設,又適逢全世界利率下調,樓價順勢復甦,上升以至狂升,呢勻風水輪流轉,輪到市民要求壓市抑樓價嘞,既然上次八萬五係推跌樓市嘅罪人,今次有冇同樣威力,成為樓市功臣?

如果雙劍合璧就一定得喎,曾特首有真勇氣順應民意嘅話,一於就在十月宣佈同時推出八萬五與港元脫鈎!

(左丁山)2010年08月28日

Politician這個字

英文的 Politician,譯成中文,首先就有問題。

中文譯為「政治家」,與音樂家、藝術家、作家一樣。有一個「家」字,中國的民間,就會對這種人產生崇拜感。

不然,就是譯為「政客」,還有「政棍」。一個太過褒揚,一個太抬舉,一個過份抹黑,這都不是英文 Politician的原意。

Politician 在英語世界,是常見的名詞。在英文的語境裏: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早就擁有二百年以上的民主、自由、人權、寬容。人家的 Politician,是在這樣的水質和土壤裏進化成的魚類或植物。

Politician的含義很中性,但在中性之外,也叫人有一點提防。譬如說: Paul is a publisher, and he's quite a politician。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保羅是一個出版家,但同時,他也很會耍點手段。這裏的 Politician,不是什麼「政治家」,而是面面俱圓、懂公關,有點兩面派的心計,但並不坑害人。「保羅是個出版家」,一般人以為,出版家是一個有文化的讀書人,但不,這人還會使一點滑頭。

Politician在英文的語境裏,可以輕,也可以重,一譯成中文就出事,因為中國人社會專制極權,判斷事情,傾向於非黑即白,沒有人家那種瀟灑的心情和生態。

香港也學着西方發展議會民主,但孔子說:「必也正名」。問題先出在基本這個字: Politician。政治家?像邱吉爾、列根、戴卓爾夫人這一級?不要開玩笑了。政客?像基辛格這等世界級精仔和渾球? Come on。政棍?香港也沒資格,美國的參議院,一大堆名字不常見報的參議員,一旦成為人物,才發現他十幾年來偷偷從事向南美洲秘售軍火的扯皮條生意,這種動物,才有資格叫政棍。

香港是一個政治家、政客、政棍三缺的地方。「從政」的人,七成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充其量是生意人,兩成庸庸碌碌,為了一碗飯混日子,另外一成,當初是為了「理想」,後來在中國的醬缸裏沉淪。這三種浮游生物,都無以稱為 Politician。

這番話,我向美國的記者說了。美國人以自己的語境看非英語的國家,判斷有誤差,他們把另一些形似「發達社會」的人事看得太高了,正如美國人告訴中國人:他們的國家沒你想像中那麼好,同理,香港也沒有洋人眼中 Politicians,精伶蠱惑的小港男,倒有一大堆。

(陶傑)2010年08月28日

Friday, August 27, 2010

雞蛋的一方

馬尼拉屠殺慘禍,許多朋友電話電郵,向我致以「慰問」。

「那時候的『僕人國家』事件,一些華裔文人,也跟在別人的屁股後說你『歧視』。現在,證明許多事情,在國際層面,你有先見之明。」一位金融青年才俊在電話裏關心。

「不可以這樣說的,」我正色答:「死了那麼多同胞,用人命來證明?證明什麼呢?現在千萬不要掀起種族仇恨,要有器度,不要遷怒於家裏的賓傭,海外勞工,大部份是善意的。當時的示威是一件小事,我早已忘記了,難得你記性那麼好。」

一個國家的警察貪污,平民百姓,一定是受害人。我的觀點,從來沒有變過,經過血的洗禮,倒是許多人變了。
譬如華文世界的一些唯美國左派是尚的「社會知識份子」。「九一一」恐襲,他們模仿紐約左派,說炸掉雙子塔,是「美國的經濟文化霸權」在世上到處樹敵的結果。

什麼叫「霸權」?根據美國左派的「論述」,旅遊( Tourism)也是一種西方霸權。當歐美的遊客,去到第三世界消費,在經濟上,助長了西方的經濟「剝削」,在文化上,以富國的「優越感」來凝視第三世界這個「他者」,去澳洲旅行,當地的毛利族部落、臉上塗了油彩的土著舞蹈,成為「西方旅遊霸權」的觀賞對象。據說凡事必有「深層結構」,論述必講「國際視野」,據說在「牆壁和雞蛋之間」,要「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那麼,我不明白了,在「國際宏觀」的深層次,香港是發達國家地區,菲律賓是第三世界,香港的旅遊觀光團,去第三世界,自然也是「經濟霸權」的剝削了,不幸為第三世界的鎗手綁架,那麼,知識份子是不是也該給不讀書的香港人指明一個人文方向,該站在雞蛋,也就是那個平時遭到剝削欺壓的無產階級鎗手那一邊?「霸權」在何方?這個時候,我告訴電話那端的金融才俊:「有沒有發覺,『知識份子』不敢再哼半句了?同情第三世界,九一一的邏輯,美國才是罪惡一方。現在扮清高?他們不怕肛門開花?」金融才俊在那邊笑了起來。「現在不是笑的時候。」我勸他。雖然,對於一個文學玩家,時而觸怒一些蠢人,也是平生快感之一種。

(陶傑)2010年08月27日

今年鬼節甚難忘

八月二十三日農曆七月十四,正是鬼節燒衣之日,通勝曰:「忌栽種,遠行,除服。」唉吔,忌遠行,真係撞鬼,港人同哭。早上九至十一時係凶時,殺手門多薩,或者譯做「掹刀殺」,就在十點鐘左右強行登上康泰旅遊巴士,「掹刀殺」卒之在晚上開槍,八名香港遊客當場死亡。

死者之中,有一位梁太,一家五口快快樂去菲律賓旅行,點知回程之日就碰上凶煞,丈夫梁錦榮與兩名女兒死亡,兒子重傷留醫,情況令人擔心。梁生係港大工業工程系(一九七七)畢業生,曾任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董及副會長,在觀塘開電子公司,商界有好多人識得佢。又有咁啱嘅,秘書V與家人在家睇直播,佢家姐認出梁太係佢嘅「梅真尼」舊同事,急忙打電話搵其他舊同事求證,大家都話「係呀」,不禁悲從中來,如感同身受,為梁太之不幸流下眼淚。上一次有朋友睇電視睇得咁驚恐,相信就係九一一之夜,當日保險K見到飛機撞正世界貿易中心,就係撞正佢嘅公司總部辦公室,嚇到魂魄不齊,而森哥兩位公子在世貿及世貿隔籬辦公,為之面青口唇白,十幾小時後始打得通紐約電話,知道兩子無恙,先至勉強瞓得着。

二十四日晚到馬會幸運閣食晚飯,成班人都覺得我哋住在香港,叫做幸運,設想生於長於菲律賓,對住一班平時識收錢,臨事慌張,雞手鴨腳嘅警察,如何是好?幾位在座老友都話家中菲傭痛罵菲律賓警察最叻就係蝦蝦霸霸小商戶、街販與窮人,捉賊就唔使預佢哋。在座有李一哥,我哋問佢對菲警有何評語,佢話無以置評,但佢自己睇電視就睇到行唔安,坐唔樂,好想熄電視了事,估唔到菲警竟然連最基本嘅警察招式都駛唔出嚟,如果係香港特警,就完全唔係呢回事。

大家本來坐埋傾其他事務,但是八二三馬尼拉殺人事件,實在太大,不吐不快。唔講唔得,幾乎偏離正題。左丁山如常提早鬆人,坐的士打道回府,唔抵得,再打電話問一位退休人士,點解菲警會咁水皮 o架?佢話多年前菲警曾經希望港警提供反綁架訓練,港方考慮後,婉拒之,理由不明。左丁山就明嘅,以前聽一位來自新加坡嘅國際保安公司總監講過,菲律賓時時點指兵兵,點指賊賊……

(左丁山)2010年08月27日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憤怒無奈

馬尼拉劫殺香港遊客事件,係我地睇過嘅最恐怖真人騷。過往我地睇電視新聞報導印度孟買酒店大爆炸,峇里島自殺式襲擊,巴基斯坦恐怖襲擊,伊拉克、墨西哥等地嘅每日殺人事件,好似係事不關己,當作睇電影,但今次係我地香港人受到侵襲,並且在電視機前睇住十一小時嘅事件發展,直至慘劇收場為止。如果係電影,應係兒童不宜,但呢啲係真人真事在實時發生嘅故事,全香港都睇到實晒,連無綫電視晚上黃金時間嘅賺錢節目都要讓路俾新聞部做直播,兒童與家長在晚飯時間睇電視,日後心理會受到甚麼影響,要問過專家至知道。

電視機前,我地感到無奈、無能、憤怒、傷心、心痛。何解一個國家竟會淪落至如此低效能、低效率,對人質(非菲人)生命漠不關心,直情係冷漠嘅水平。此事在黎剎公園附近發生,黎剎( Jose Rizal 1861-1896)係讀書天才,菲律賓革命烈士,如在天上有靈,對民族後人如此窩囊,能不羞愧?兇手選擇在此搭順風車,強行登上康泰旅遊巴士,係早有預謀嘅,黎剎公園係遊客必到之地,在此「騎劫」旅遊巴,實有一次中。點解要向遊客下手?係認為咁先至會吸引國際傳媒注意,逼使菲律賓政府還佢一個「公道」吖嘛!

殺手門多薩( Rolando Mendoza)在大學攻讀犯罪學,任警察三十年,由巡警升到高級督察,獲獎十七次,一九八六年當選十大警察,兒子與弟弟都係警察,可以講係警察世家,呢次為咗被申訴專員( Ombudsman)撤職,受刺激而殺人。呢類故事,全世界都有,美國就發生過不知多少次被炒僱員持槍殺同僚事件。但令人激死嘅,係菲律賓警察似乎完全唔識點樣解決問題,入夜前掉以輕心,拖拉時間,七點後巴士司機逃出巴士,亂咁放風話車上人士全部死晒( everyone is dead, CNN引述警方人士所言),於是警察開始亂咁嚟,雞手鴨腳咁樣企圖破門而入,刺激兇徒情緒,完全不顧人質安全而引起槍戰,導致八死七傷。整件事反映出菲律賓政府已失去管控社會秩序嘅能力,任何人到菲律賓做生意或旅遊,以後要考慮人身安全嘅後果!

(左丁山)2010年08月26日

日落海灣

第一疑點,就是那個半途能逃脫的英勇旅遊巴司機。

明明上了手銬,像特務○○七一樣,他說用指甲鉗子偷偷開了鎖。除非手銬是紙造的,開得這樣兒嬉,製造手銬的那家美國或者德國的公司,不會有訂單,恐已倒閉多時。

判斷司機有沒有說謊,最好即刻開一個公聽會,一副手銬,把他銬上,給他一隻指甲鉗子,請這位占士邦型的司機多表演一回奇門遁甲,讓世人開開眼界。

若是支支吾吾,馬上逮捕司機,不必審了,必是內應。這個男人奔走出來的時候,香港的電視觀眾,都期待鎗手殺一儆百,在後面把司機鎗擊成馬蜂窩,像中外一切警匪電影的場面。

鎗手眼睜睜看着他跑掉,豈不是說反抗違命無罪?司機說因為他是同胞,那麼鎗手就是一名槍口一致對外的民族主義份子了,用「愛國論」還勉強解釋得通,十二年來,這一點,香港人倒明白。

鎗手只打死兩三個,其餘都是一幫肥特警「誤殺」的,子彈不長眼睛,但醫院一驗傷,看看是不是背部中彈,以方向對驗巴士彈孔的彈洞,還有人質證供,就有真相。

這一點幾可以肯定。肥特警在車外舉鎗排陣的那個架勢,像演歌舞片,是給電視觀眾看的。一場戲有畫面,不可以沒音響,明知鎗手已死,才人人上車亂放鎗領功,最後把「戰利品」往車門前一晾。

事後的調查,可以用「國家主權」來擋駕。本來,中國和香港特區政府,派專家來調查,天公地道,但一句「不容外國勢力說三道四干預內政」,也可以挑動本國「當家作主」的情緒。所謂民族大義,在不義的問題上,往往是掩蓋罪惡的一面破旗,你會舞玩,第三世界也會。

所以第一要務,是凍結那輛旅遊巴士。貪污的國家,用錢解決,把旅遊巴士買下,速運來香港,慢慢研究。傷者也盡快接回來,讓本地醫生驗證傷勢。

當地有自己的政治內鬥。新總統上台,聲稱反貪污,警方可以給他一個下馬威,讓總統顏面掃地,這就能解釋在一個亞洲綁劫之都,為何對付綁架,「經驗」全無。不是沒有,而是借八條香港人的命一用。

梁太太最慘。失去了父母的汪家小弟妹也慘,希望學校從此豁免他們的學費,政府派幾個熱血的義工,長期育養。還有那位臨危時一把兼救別人的兒子、自己的丈夫卻死於鎗下的醫院護士。還有領隊的母親。

命運無情,兇徒無道,子彈無眼,一個貪污黑暗的制度無良。一丸血紅的日落,哀沉在馬尼拉海灣,請生還者不要以為前頭是漫長黑夜,不再哭泣,今天,和將來很長的日子,七百萬香港人都是汪家小弟妹的父母,七百萬香港人,都是謝家老太太和梁太太的兒女。

(陶傑)2010年08月26日

Wednesday, August 25, 2010

馬尼拉之憶

星期一中午,扭開 now電視,想話睇股市新聞,點知畫面播出嘅,竟然係馬尼拉發生前警察劫持香港康泰旅行社嘅畫面,為之嚇咗一驚,乜咁大件事?暑假將盡,香港遊客陸續返港,點估得到菲律賓旅行會成為一個過氣警察嘅人質,我哋香港人從未親身碰上過呢啲意外,睇電影就見得多,人在巴士內,能夠保持鎮定已經好難得。

轉過去 BBC,畫面係馬尼拉,但女記者就人在曼谷,相信係睇住電視畫面作報導,應該係事出突然,女記者趕唔切去馬尼拉作現場直播。

菲律賓曾經一度係香港人嘅旅遊熱點,退休賓架E年青時就幾乎個個周末飛往馬尼拉,一來航程短(個零鐘頭就到),二來價錢便宜,三來有好多玩樂地方,但馬可斯下台之後,當地治安每下愈況,打劫事件不絕,加上綁架勒索事件特多,令遊客望而卻步,前財政司郭柏偉爵士嘅兒子就係在 Boracay島被劫殺嘅,令本港外國人大為震驚,本地人更加唔敢去,於是菲律賓旅遊事業一落千丈,由領先泰國變成大大落後。左丁山在銀行工作時期,銀行嘅亞洲訓練設施集中於馬尼拉,取其租金廉宜與及英語通行之故,所以左丁山曾係馬尼拉常客,時時去上堂受訓。後來轉工,負責地區性業務,亦時時到馬尼拉拜訪客戶,直至到馬可斯垮台,環境大亂,一次住在 Forbes Park外籍銀行總經理嘅大屋,晚上一齊出去吃晚飯,見司機帶手槍,再放兩支自動步槍入車尾箱,嚇到面青,外籍老總受過軍訓,笑左丁山:「香港人成世未見過槍?」真係未見過噃,之後唔敢再去菲律賓咯,點知十幾年前俾老闆派咗做馬尼拉一間酒店嘅總裁,位於著名紅燈區 Mabini,久唔久就要過去開會,開完會最多住一晚就急急鬆人,唔敢出外行街。

睇電視直播到晚上九點半,越睇越火滾,到咗八點零,開始心情沉重,驚住慘劇即將發生。馬尼拉警察似係業餘人士,用大鎚劈巴士,毛手毛腳,在全世界電視鏡頭前出醜。悲慘者,呢場 reality show(真人騷)嘅受害人竟然係我哋香港人。

(左丁山)2010年08月25日

死得寃

換了另一個國家,即使有這等綁劫,車上的人質,一個也不必送命。

鎗手只有一人,是退休警察,蒙受寃屈,只求平反復職。要求卑微得兒戲,不是要美國政府釋放幾多個恐怖份子,動機並無激進的政治意識型態,很容易解決。

從面相學上,這個鎗手在他的國民之中,相格不算暴戾,甚或正直善良。人質老弱者他主動放一批,證明可以對話。不必出動什麼「特警」,中國使館派一個參贊,向鎗手保證:只要放人,奉送一萬元美金,加一個香港居留權,告訴他:香港人最熱愛菲律賓人的,歡迎閣下來香港定居。

同時從廣州空運那個上個月四分三秒拔鎗轟斃綁匪的那個女警,喬裝僑領,近距離溝通的時候,瓦解心理,閃電轟擊,這件事,可以這樣收場,全中華兒女舉世增光,國際效應比收復南沙群島主權更輝煌。

香港聲稱「背靠祖國」,「祖國」用來做什麼?就用在這刀口上。第三世界的什麼「特種部隊」,不能信任,因為紀錄不良。像出事的這個國家,二○○二年,一個綁匪把四歲小孩狂刺了十三刀,「特警」還向小孩轟了五鎗,香港人平時失憶,就吃虧在這種地方。

學歷史,在這樣的骨節眼上能救命。一九七二年,巴游在慕尼黑的世運村綁架以色列選手。當時西德的憲法,不許有軍隊,並無拯救人質的「特警」,只由一般警員拯救。

碰巧慕尼黑的警察總長,在幾個月前,因處理一宗銀行綁架案,手段過份霹靂,遭到輿論抨擊。遇上這宗大案,警察的首領怯了,放軟手腳。狙擊手連避彈衣也沒有,在奧運村人質被扣的宿舍外布防,人造 衞星電視新聞直播,綁匪在客廳裏看得一清二楚。

以色列總理梅雅夫人眼看不對勁,下令由以色列派狙擊手來慕尼黑救人,生死責任自負。西德政府以「主權」為由拒絕。凡此種種,有往績可稽,特區政府的高官,不必十小時坐在辦公室裏只看直播。

馬尼拉的警方,犯的錯誤太多,到鎗手家中拘捕他老婆,電視也直播,鎗手在車上看見了,情緒繃緊,加上發現自己當了國際明星,心理狀況不一樣了。八條人命,就此寃枉泡湯。

真是要講一點點基因的。熱帶國家第三世界的政府,先不要說貪污,辦理這種危機管理,頭腦不冷靜,沒有文化背景,不行的,難怪菲律賓許多人寧願當美國第五十一州,由美國人來處理,人質不必死,就是另一場好戲了。殖民主義好,在這骨節眼上,少嚕囌大道理,人命關天,就明白了。

(陶傑)2010年08月25日

Tuesday, August 24, 2010

代 Cult 2:八十前 80前潮而不誇 向寶珠姐馬尾致敬



時間向前走,惜近幾年時裝界只有浮誇,沒有令人拍案叫絕的 Fashion。是時候懷舊,鄧達智眷戀昔日的女強人年代,劉天蘭則對寶珠姐的純情小馬尾情有獨鍾。

記者:葉雪芯

那年代的潮流令我興奮過……

叫劉天蘭( Tina)回想青葱歲月的時裝心路歷程,她說當年很有趣好玩,「六十年代,香港人愛自己做衫,自己設計自己裁剪,人人都有自己的所謂時裝風格。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巧婦,有一對巧手。我家有個工人叫萍姐,年紀小時,我們會柴娃娃地畫圖,指手畫腳嚷着要她幫我們做衫。七十年代在香港讀中學,日日穿校服,對時裝還未衍生好奇心,當年家姐買了本時裝雜誌《 Seventeen》,我才開始對時裝有點眉目,跟着她一起看,那年代香港的流行衣着傾向 Sporty,我特別喜歡看《 13點》和《嬌滴滴》,女主角形象百變,看得好享受。」

1974年是劉天蘭的轉捩點,她往加拿大溫哥華讀書,「大件事!在當地上學不用穿校服,我每日都要煩惱穿甚麼衣服上學,自此日日襯衫,當時年紀還小好純樸,沒個性只懂跟主流,花裙高跟鞋都經常穿,多了點少女裝扮。記得畢業舞會,我自己買 Vogue紙樣再到唐人街買塊深藍色 Silk,自己車起人生中第一件中國式束腰長衫,感覺好特別。」


■劉天蘭:「《號外》當年領導潮流界,有一定影響力。」

選擇多反欠個性


■李惠珍《 13點》封面女主角,永遠走在潮流尖端。

今時今日,還有沒有人肯花心機自己做衫?我想應該沒有,大家只愛買甚麼時裝大師級傑作。跳到問現在的時裝潮流,大家都說現在時裝已死,變不出甚麼新花樣, Tina說因為現在太多選擇了,「這個世代實在太多 Choice,要甚麼 Style,平中下各級價錢都大把東西可選擇,不如以前般單純,潮流興甚麼大家就跟甚麼。無可否認,以前的時裝潮流真的很過癮好有品味,你會真心認為它靚,穿上身會令人興奮,舉例說,早排興 Leggings,人人都穿,是個潮流,但穿上了,你會不會覺得好興奮?我平時行街都會留意年輕人愛穿甚麼,相比兩三年前,這一陣子算比較好,但我依然認為時下的年輕人,只懂放好多牌子好多不同風格的衣服鞋襪上身,未算太有自己個性,好期待大家再多點創意。」

Tina懷舊

1.寶珠芳芳的髮型

數六十年代明星潮流 Icon,不得不提兩大少男少女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當年的確有不少女生跟風,學生妹愛學芳芳姐的高髮髻再綁一個大絲帶蝴蝶結;工廠妹則愛學寶珠姐徐徐放下一把長長秀髮、簡單地紮起一條馬尾或擯辮,舉手投足都星味十足, Tina:「蕭芳芳的感覺比較前衞和洋化,你會覺得她好有型,令人好想模仿她;陳寶珠是另一種感覺,很小家碧玉,有種親切感。」


■陳寶珠予人的感覺很平民化,很有親切感。


■芳芳的高髮髻,感覺前 衞西化。


2.溫拿的喇叭褲

溫拿樂隊在七十年代初走紅,紅起的不止是譚詠麟和鍾鎮濤,還紅起了當時的一種 Band仔打扮,長髮中間分界、大關刀領恤衫配西裝褸,非常 Hippies風格, Tina:「短 T恤、 Platform鬆糕鞋,尤其是那條喇叭褲,當年一街人都是這打扮,這造型 Hit了好一陣子。」


■溫拿樂隊的大關刀領加喇叭褲,當年人人模仿。

3.本地潮牛


■本地潮牌 Bang Bang。

今時今日人人愛日本或美國牌子的牛仔褲,原來七十年代後期,香港流行過一個本地牛仔褲品牌 Bang Bang,由葉玉卿哥哥葉志銘創辦,威水到紅至美加做過江龍,此品牌其後更加染指電影界,創立娛樂公司拍電影,後因管理不善而結束經營。 Tina:「我 1978年由加拿大返香港,當年很情迷 Bang Bang,好有型,走型格路線的年輕人必穿,穿 Casual wear,牛仔褲當然必買啦,當年這品牌有好多分店,連鎖店規模大到好似今時今日的 Mango。」

4.閃閃 Disco look


■《周末狂熱》裏的少男少女,一味鬥閃。

時裝、音樂與電影息息相關,電影《油脂》、《周末狂熱》帶起 Disco風, Disco風又帶起時裝界 Disco look。 Tina:「那是五光十色的 Bling Bling年代,很狂熱,珠片閃石、烈燄紅唇,也流行螢光,這時代色彩好豐富。」

5.香港變小日本


■山本耀司

八十年代初日本牌子帶起香港潮流,連 Tina都受很大影響:「當年有幾個日本牌子對香港時裝界帶來新衝擊,一堆日本設計師冒起上位,香港變了小日本,由初期的鈴屋,之後再有川久保玲的 Comme des Garcons、三宅一生的 Issey Miyake、山本耀司的 Yohji Yamamoto,突然間有好多簡約不花巧的東西出現。我當年因工作關係經常飛往東京,經常 Shopping,發覺這風格好適合自己,特別喜歡那種不對稱的設計特色,至今還很影響我,今時今日都仍然會這樣穿。」

那些年是女強人時代……


鄧達智

鄧達智( William)說香港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人人都捨得買衫,更有閒情逸致打扮自己,最主要是,當年香港出現了一班女強人,時裝界得以有一片繁華美麗的景象,「那年代女性地位提高,一班女強人又靚又叻又有品味,個個都好時尚,林燕妮、葉潔馨、陳家瑛、周梁淑儀、張敏儀、蔣芸大姐、陳幗儀、文麗賢……誰不美?個個都高貴到不得了!如果沒她們, Valentino、 Armani、 Sonia Rykiel、 YSL呢堆牌子,在香港可能紅不起來。」

金錢掛帥一味浮誇

七八十年代,香港時裝界百花齊放,他緬懷:「現在回想起來,仍然很開心。」談到近年潮流,他用「萬花齊放」四個字來形容,但只有一個主流,就是商業和金錢掛帥,「現在不再是為設計而設計,追求的是生存,是賺錢,氣氛同欣賞空間好小,即使傳媒宣傳,一切都變得只是 Marketing。尤其近年一班學院派設計師,一出道就被人捧得好高,沒錯他們有 Talent,但風格不明顯,單看作品,我看不出又講不出屬於哪個設計師手筆,每個牌子都很面目模糊,近年我比較欣賞的年輕設計師只有 Christopher Kane。以前的時裝風氣好單純,有 Fashion icon,不一定要好靚好靚,但要有風格,連肥姐都有一班師奶跟她戴眼鏡梳同一髮型,蕭芳芳穿旗袍都是一種指標。現在的八十後接觸事物太多,有比較的東西多了,不再那麼輕易跟住一個潮流走, Eason穿得好有型好有舞台感,但你又會不會跟他一模一樣穿出街呢?又或者這樣說,現在留下來的,只有浮誇。」

William懷舊

6. YSL黃金年代


七十年代 YSL雄霸時裝舞台, William指當年 YSL口碑很好:「 See-through透視、男裝女着、非洲元素都由 YSL帶起,行富貴高級路線,有錢阿太一定穿 YSL,那時 Chanel、 Dior還未興起, Gucci簡直是老土!在那年代, YSL是 the one and the only。」八十年代各名牌上位, YSL變得老氣沉寂,生意差得連置地廣場都不肯租舖給它。


■時裝設計師聖羅蘭創出幾大潮流,包括透視裝。

7.針織女王


■林燕妮是 Sonia Rykiel Fans。

八十年代初,針織外套和針織衫興過一股浪潮, William:「當時所有 OL都流行穿針織衫,更以擁有 Sonia Rykiel為傲,李美鳳、張敏儀等經常穿針織衫,不用好隆重,但出來的效果已經大方得體。」

8.中性風


■中性打扮,女強人鄧蓮如很受落。

女性地位提高,七十年代尾至八十年代初,自然流行起中性風潮,「女強人行出來,一副 Executive模樣,能幹硬朗,女性化得來又有型,代表人物有陳方安生、鄧蓮如, Armani西裝 Look,行出來已經感覺到那種溫柔的強人味道,當年經過中環,很多 OL都是這身打扮。」

9. Preppy Look


■陳百強一身書卷味打扮,吸引萬千少女。

校園風格亦曾流行一時, William說當年陳百強是最 Icon人物:「 Danny有一種青葱味道,很書卷氣,當時很流行着美國 Polo,即是長春藤大學生 Look,襯一條牛仔褲,後生仔一定這樣穿。」

10.高貴晚裝


■文麗賢的高貴襯得起晚裝。

今時今日流行不穿衣的 o靚模,但當年行得出來的模特兒,個個高貴美艷,出入 Ball場的戰衣不是賣露肉少布夾事業線,而是身穿真正的高貴晚裝,「文麗賢是當年數一數二的紅 Model,好高貴好大方好美麗,當年她穿好多 Valentino晚裝,晚裝潮流因她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