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uesday, July 20, 2010

代 Cult 1:80後 - 愛得太遲 地標消失了


1.滙豐獅子「爬」落皇后像廣場,才有這一張經典照。

跟 80後談「消失的地標」,有點尷尬。在經濟起飛的 80年代,拆樓快過打針,未到青春期,好多事物已人間蒸發。「滙豐那一孖獅子真係保養得唔錯喎!」「細個時唱 choir的教堂唔知邊一年由紅磚變了石屎,整容失敗!」知道走寶,才會珍惜現在。愛得太遲,好過不曾愛過。

記者:蔡慧敏
攝影:梁細權、部份舊相由鄭寶鴻先生提供

一.滙豐獅子


■有說獅子一動,滙豐必震。就像 83年股災、 42年被日本人擄走準備做軍火,講到似層層。

敢說大多數的 80後都擁有這幅「騎獅難下」的童年照!舊滙豐總行在 1978年拆卸後,現有由 Norman Foster設計的大樓在 1985年才落成,在過渡期間獅子惟有寄居在皇后像廣場,因而成為細路的馬騮架!據說當時因為風水原因,特地把其中一隻放歪,以求工程順利。獅子歸位後甚少再有細路攀爬,現在一到周日卻成外傭的野餐勝地。

消失年份:仍健在

二.皇后碼頭

1953年啟用的皇后碼頭算是第二代,它的前身就在文華東方酒店外面,當時也是因為填海工程而被逼遷。保育人士在皇后碼頭絕食、露宿,但留下的腳毛一定不夠當年日日在此搭船和等女友的前輩多。偏偏 80後才是抗爭的主力。有經歷自然有感情,所以皇后是屬於 80後的!

消失年份: 2007年 12月
原址現況:正進行填海工程


■皇后死了,便活埋維多利亞。


2.皇后碼頭已塵歸塵,土歸土。

三.灣仔紅磚教堂


■教堂長高了,街道窄得令人窒息。

軒尼詩道和莊士敦道交界的三角位,即是循道衞理聯合會香港堂。前身建於 1936年,是灣仔三大紅磚建築之一。舊街坊會記得對面的水手館(為水手而設的 hostel)飲咖啡和鋸扒都「好抵」, 80後(尤其是循道旗下學校的學生)的回憶則是返教會、或在籌款晚會上唱 choir。小巴客在此會叫「大佛口」有落,因為在 1920年代這裏曾是大佛洋行的所在,多年來都改唔到口。

消失年份: 1994年
原址現況: 1998年重建,教堂上面是高 22層的循道衞理大廈


3. Stella So記憶中漂亮的教堂。


4.教堂對面原有的水手館。

四.荔園


■昔日的荔園變了悶蛋屋苑。

由 51年玩到 97年的荔園跨越了三代人的記憶。 80後沒有機會與童年的寶珠、芳芳和梅姐在此玩遊戲,總記得掟香口膠、碰碰車和那可憐的大象。真雪溜冰場算是當年潮物。宋城則是亞視的古裝街,邱德根果真物盡其用。後來星爺的《回魂夜》更用恐龍屋和土炮過山車解釋何謂「一切恐懼皆不恐懼」,經典!

消失年份: 1997年
原址現況:現址為荔欣苑和盈暉臺


5.《回魂夜》之經典:「日日坐過山車,所以能戰勝恐懼」。


6.大象的活動範圍僅幾百呎,與港人的蝸居看齊。


7.小飛象也是土炮機動遊戲的經典。


8.邱德根@merry-go-round!夠格格不入吧?

五.大丸

八佰伴在 97年底收檔後,大丸亦在 98年結業。現時小巴車頭掛着的「大丸」,其實是指糖街的小巴站。 1960年開幕的大丸是香港第一間日資百貨,以大部份貨品都是 Made in Japan作招徠。小記作為九龍人,當年「跟阿媽去大丸」是大事一樁。門高檻濶燈火通明,氣勢非今日的名店廊可比。

消失年份: 1998年
原址現況:現址為名店廊


■名店廊現時仍是等人熱點。


9.當年矮小,更覺大丸的氣勢懾人。

Stella So:落雨收柴般消失


■ Stella So現在用筆畫出舊香港,但很多已無法對照了。

Stella So的畫像魚眼加 macro,街上一事一物都逃不過她的放大鏡。在灣仔出生、小學後遷至觀塘,兩者都是市區重建的重災區。一說到兒時的生活場景像落雨收柴般消失,她便好好火:「小時在灣仔上教堂,是座紅磚建築物。後來變了一座核突石屎樓,就沒有再返去!」「搬到觀塘後仍有搭船往返北角,觀塘碼頭的堤壩有好多魚販,阿爸在那裏買海鮮,家又無晒啦。」不過正如她說「人總是不會欣賞同代的東西」,戀舊也份屬正常:「到我鍾意畫時,好多都已經無咗。」觀塘以往是映畫重鎮,銀都、富都、寶聲,要幾大有幾大,但 Stella自言小時候甚少睇戲,到她發現「戲院有寶」時,好多都變成了酒樓和商場仔了。「以前戲院有廂座,大堂夠氣派,可以聚人;連帶位員的制服都好靚……」錯過了,過大海似乎是最後的折衷方法:「百樂戲院的座椅也頗有 Art Deco的影子。」當然,那裏還有卡仔磅重機。

雨希:再發現香港地標

雨希與朋友自資出版的《城市誌》,每期以一個區為主題,自去年創刊以來,在人、財皆缺的劣勢下,斷斷續續「解剖」了旺角、灣仔、荔枝角等老區。以為她也是戀舊一族,但她說做《城市誌》是因為自己對香港的認識太少。「去旅行時覺得歐洲的城堡好勁,但跟外國人說起香港,總是想不起有甚麼。」小時候居於青衣、中學在葵涌上學,地標對她而言就是葵涌廣場。雨希的活動範圍到了大學才擴展至旺角和銅鑼灣:「後來寫小說,發現旺角的場景很好用。」乜都有的旺角當然比單一化的屋邨容納到更多的可能性。朗豪坊外貼了『太陽食雪糕』的牆紙;對面銀行一拉閘瞬即被各式 poster掩沒,在她看來都是過癮的地標。「成日都話『好 MK』,其實『 cheap』並不能概括旺角的全部。」

同一地標下也可以有不同的故事。她發現深宵的女人街除了 7-ELEVEN以外,美芝一樣燈火通明,「又真係有人幫襯!」街上有好多印巴籍人士,當中有人的正職是時裝設計師,深宵兼職幫人收檔。「他們看似格格不入,但又做緊好多嘢。」至於荔枝角,她其實也不甚了了,但看見阿媽有一張在荔園的相片,都想知道它是甚麼葫蘆賣乜藥。「區外的人可能覺得荔枝角不及旺角活躣,但睇真啲一樣有好多 details。」旺角有 MK Look,荔枝角一樣有香工 Look,方為立體。但當她衝出葵青的同時,讀過的小學卻早被殺校:「以前覺得學校是傳承的地方,原來最後都會消失。」


■雨希自資的文化雜誌《抽屜城市》,走出港島,最近一期解構荔枝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