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Friday, July 23, 2010

代 Cult 2:八十前 - 豹哥勁鬧:八十後 Band友 = 唱 K



八十年代樂隊藍戰士低音結他手單立文,評現時香港樂隊:「夾 Band?咪又係唱 K歌,只不過嘈啲咁解。」滿腹牢騷,因他經歷過香港 Band壇最蓬勃時代,入行三十年的他仍不失 Band友心中那團火:「現在的八十後罵不得,一罵即哭。」

記者:黃潔蓮
攝影:陳盛臣

拒加入新藍戰士


■藍戰士重組,黃良昇(左一)與蘇德華(左二)拍住劉祖德(右一)與霍兆強再戰樂壇。

單立文( Pal),又稱豹哥,七十年代投身音樂界, 1987年參加亞太流行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決賽奪冠,一曲《豈有此理》唱到街知巷聞,組過 Chyna、藍戰士( Blue Jeans)等樂隊,風格 Hard Rock,他回憶八十年代 Band壇盛世:「 Band歌多是 Rock& Roll,由 Blues衍生出來,由一班不滿僱主壓迫的黑奴唱出怨氣。香港流行的 Rock已較溫和,藍戰士與太極當年走 Pop Rock路線、達明一派玩電子、 Radias是中式電子、 Coco和 Fundamental是清新的演繹、邊界與浮世繪則屬偏門, Beyond是 Band的傳奇,紅得最久。」可惜,這股 Band風到九十年代開始吹散, 1990年藍戰士推出最後一張唱片後便各散東西,豹哥去了拍電影,其餘兩位成員參與幕後創作。「最初大家有同一目標,一起掙扎,到名成利就,分歧自然來,我寧願一個人,無牽無掛更好。」所以藍戰士在 2004年重組,也缺少了豹哥的份兒。

睇數佬當道


■豹哥現在仍有作曲及歌曲監製。

近年香港 Band風似有復蘇迹象,豹哥說:「只是虛火。」其實 Band一直存在,不過沒人留意,多人留意的,多是商家噱頭產物,重點包裝 Band裏最靚仔的一兩個。「以前的唱片公司高層,總有一兩個是音樂人出身,現在全是『睇數佬』,賺錢最重要。唱片業也差勁,一隻碟賣幾千張,歸本難,歌手要拍戲拍廣告才可維持生計,更難專心唱歌。相比以前的梅艷芳、溫拿,他們在港九各地的酒廊歌廳唱歌,一為生計,二成了訓練歌藝的好場地;現在的歌手連這機會也沒有,只得困在 K房唱,沒機會跟大眾接觸。階級觀念也是問題,一線不跟二線玩,大家少了互動,少了切磋交流機會哪有進步?北京的五道館,那裏完全沒階級觀念,是很多藝術家與文化人交流的地方,有互動才有思想衝擊,內地很多大型音樂節,多元化得來有觀賞價值,香港就嚴重缺乏了。現在流行的 Boy Band,賣樣賣舞技,有觀賞價值的我也 Buy,看看韓國的東方神起、少女時代,又唱又跳,看得出他們下了很多工夫,只要令人開心,可以 Relax,那就夠了,目前的香港 Band還未夠班。」

歌迷沒靈魂


■藍戰士解散後,豹哥轉投影視發展,是戲迷心目中「永遠的西門慶」。

豹哥罵完業界,再罵歌迷:「香港市場太狹窄,除廣東歌就容不下其他歌,台灣有閩南歌、日本有演歌,香港的廣東歌簡單來說只得 K歌。我少年時,聽收音機播的歌或聽 Cassette帶,覺得好聽會專心去聽,沒看到歌手樣子,合上眼聽歌詞和旋律,足夠幻想,是歌先人後的;現在相反,未出唱片先拍戲拍廣告,本末倒置。歌迷沒靈魂,不知自己想聽甚麼,也不珍惜過程,聽歌當潮流,人家 Download了就聽,不了解背後含義,音樂文化幾賤格。」

豹哥再鬧政府:「 Chyna在八十年代初,每星期在高山劇場演出一場,政府不支持,只因每次演出後都會踏毀一兩張凳。 1982、 1983年在伊館辦演唱會,原先規定要開燈演唱,沒法子,歌迷不生性,經常跟台上台下粗口互罵,政府對於不認知的事就打壓,怕打交生事要求開燈。幸好當時周梁淑怡在場,她幫忙協調,最後我們也不用開燈來唱。」夾 Band從來需要滿肚怒火,有火才能創造好音樂,很明顯,豹哥這團火還未熄。


1.鋼琴、結他與古箏,中西合璧的 Rock,是當年 Chyna前 衞之作。


2.豹哥首次組的 Band叫 Chyna,全錄英文歌,歌曲《 Support your local musicians》道出本地創作人心聲。


3.藍戰士 1988年推出首張大碟,主打歌《藍戰士》是改編歌曲。


4.以前樂手多才多藝,豹哥除了彈 Bass,打鼓一樣精。


5.今年是太極成立 25周年, Joey說還沒作到新曲,所以不打算開演唱會。


6.太極在 15周年紀念演唱會,與金牌經理人 Paco合照。


7.Joey說當年製作一張大碟要 60萬,賣到三萬張就已經有得賺。


8.Chyna是藍戰士原形,當年還有鼓手 Donald Ashley(中下)。


9.初出道,一身前 衞打扮及長鬈頭髮是藍戰士標記。



豹哥與太極二子評:


Joey:「 MR.是由譚校長發掘的 Pop Band,我曾跟他們在拉闊 Jam show交手,發覺他們很用心去唱好歌。」


豹哥:「 RubberBand出道多年,今年幾位成員已全身投入當全職歌手,希望他們的音樂更進一步。」

英雄地  Mark1


■ Patrick沒幕前演出,但還有做演唱會和音。

七八十年代, Band友都在佐敦 Mark1 Studio聚首,藍戰士、太極、 Beyond都從這裏孕育出來,太極結他手鄧健明( Joey)說:「有時會八卦想知隔鄰 Band房是誰,然後一齊入去 Jam歌。 Jam歌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互相交流才有進步。」所以當時一個人可以夾幾隊 Band,除太極,他還是 Trinity、 Nasa、 Laser等 Band成員,「現在的樂隊,大家有自己地方,好少一齊 Jam,缺乏火花。」太極主音 Patrick(雷有暉):「小時候會邊聽歌邊抄歌詞,用耳仔去訓練自己,印象也特別深,現在的人聽『電梯音樂』,快上快落印象不深。」他慶幸自己在香港唱片業最蓬勃的年代出道,唱片公司給予很大自由度,有資源可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Joey補充:「那年頭,出一張唱片成本是六十萬,賣三萬張已經有錢賺,現在就算是一線歌星,也只賣幾萬張,唱片已不是賺錢工具。」

要學得學最正宗


■ Joey天性樂觀,所以在這行仍很吃得開。

對於香港 Band浪潮, Joey認為八十年代廣東歌流行,大部份樂隊推出的都是原創歌,每隊都有自己風格,吸引到大眾目光。「十年一閏這個說法,其實是唱片公司才有興趣搞,見到衰落又停。現在有 Mr.和 Rubberband的出現,雖然他們要做很多音樂以外的事,但易入屋的樂隊其實也有很大的宣傳作用。成名後,就可以做一些真正屬於他們的音樂,這也是好事。 Band的歌應該是帶申訴,應該針砭時弊。但現時的 Band都要顧及一些商業考慮,要向錢看,希望他們捱過了,就可做回自己。」他還寄語現時夾 Band的小朋友,要多聽七八十年代的外國 Band,例如 Deep Blue、 Zeppelin、 UFO等,「他們是黃金年代的樂隊,現時流行的外國 Band都在模仿他們,要學不如學最正宗的。」

想當年……

最廣義的 Band,組合是也,想八十年代,香港 Band壇確實百花齊放……


達明一派
玩電子音樂,劉以達的音樂、黃耀明的歌聲、陳少琪與林夕的詞,是不可分割的黃金組合。



小虎隊
Boy Band始祖,三位都是新秀出身,走活力路線,上台跳跳跳。



Citybeat
八十年代後期一隊「鬼佬樂團」,主音 Johnny卻是唱粵語歌的。



花生女郎
四人女子 Band,在台上打鼓、彈結他唱《 DJ Boy》,張可頤初出道是一員,後來樂隊解散才去選港姐。



草蜢
八十年代跳舞組合代表,隨梅艷芳四處登台,亦是阿梅第一「個」徒弟。



Beyond
由八十年代紅到九十年代,樂隊靈魂黃家駒英年早逝,也無阻其傳奇的延續。



夢劇院
由兩名中大中文系學生李敏與劉文娟組成,包辦全部歌詞,偏向民歌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