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代 Cult 2:八十前 30年社運路 謀身份認同



終日說「火紅的七十年代」,但激進分子畢竟屬少數,幾十年來香港主流價值還不是物質主義?社運老手黎則奮說:「所有學生運動都脫離群眾。」但八九民運,卻令整代香港人,情感性進步確定自己是中國人。

記者:蔡慧敏
攝影:陳陶鈞

陶君行,又叫阿陶, 1966年出生,嶺南社科系畢業,大專開始參與社會運動, 1989年當選學聯主席遇六四事件,經歷過社運低潮,近年「事業」因香港貧富懸殊、社會矛盾激化而「大有起色」,現為社民連主席。

黎則奮,又叫 Q仔, 1950年出生,港大社科系畢業,活躍於七十年代初,經歷過中文運動、保釣、反貪污捉葛柏等大事件,主要從事傳媒行業,由財經、時評、馬經到《 Playboy》都曾涉獵,現在是網台 my radio及港台客席主持。

70's意識形態


■以前動員社運,靠的是一本本拿得上手的刊物,如六七暴動期間左派也出版過的《花園道上的惡霸》。

末代會考羔羊頻撲找學校,想當年就讀華仁的 Q仔中五已投入社運:「六十年代名校氣氛自由,興搞聯校活動,中學嗰陣已經識晒班友。」他指的朋友,即社運同儕,當年他因看《中國學生周報》而開始關心國事,繼而出版四校聯報:「中六都無乜上過堂,都無人理,阿媽唔鍾意都無可奈何,只係久唔久剪爛我啲示威戰衣抗議。」其後學生運動席捲全球,世界各地青年質疑為何有越戰、為何黑人受歧視,香港剛經歷六七暴動,也是一片群情洶湧,誘發出 1968年「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及 1970年保釣等社會運動,「當時社運意識形態強烈,主要討論中國政權,關心中國何去何從,本土議題唔多。」


■另一方法是派傳單,六七暴動期間,有左仔爬大廈空降「反英抗暴」傳單。

那年頭參與社運的主要是學生,港英政府以維持社會安定為由打壓示威,「一講示威,就係左仔,衝出去真係會拉你。」作為行動派,做爛頭蟀在所難免,他第一次參加示威是 1970年 4月 20日衝擊德己笠街日本領事館,當年只敢隔岸觀火。「見到好多人,不過最後得 21人敢衝出去,結果真係即拉!」政府這樣做激化了群眾情緒,「在緊接嘅五四同七七,大家都衝衝衝,學運有先鋒作用。」

80's回歸本土


■馬時亨(中)也曾參與社運,不過是墮落在大後方那種。

可能校方吸取教訓,到七十年代,中學的社運氣氛明顯收緊,陶君行念喇沙時再沒社運土壤。

他因為數學一科進不了大學,「九唔搭八喺理工讀咗半年時裝設計,之前唔識關心政治, 1984年報紙成日講港人治港,所以先轉讀社會科學。」其時中英聯合聲明設定了九七大限,開啟《基本法》起草、爭取八八直選等香港議題,惜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繁榮,人有錢就漠視政治,他一入學聯就遇上學運低潮:「學聯開始出缺,學生會包無人爭。」行動派不受重視,較激進而有迴響的行動,要算「燒《明報》」事件。

當時查良鏞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制小組港方召集人,卻在《明報》社論偷換概念,指「全世界都沒有一人一票選領導人,英美都只是某程度的間選」云云,學聯成員遂跑到《明報》總部燒報紙洩憤,當時《明報》在公眾心目中甚有公信力,但這次行動卻令市民看清「知識分子」的歪理。他在 1989年當選學聯秘書長,隨即遇上八九民運,政治冷漠、動員困難的頹勢一下子扭轉過來。老中青社運人士聚首一堂, Q仔和他也在這段時間相遇,七十年代各路社運人士也進化成政黨骨幹。


■莫昭如是《 70年代》雙週刊的創辦人,屬積極分子,掀起了「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

民族主義 vs中港矛盾

保釣和六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 Q仔和阿陶認為兩代社運,其實都是民族主義運動。

在六七十年代,身份認同是「成長的困惑」,因為殖民政府在明在暗逼你不要做中國人。 Q仔:「學校早會播英國國歌,但文社活動又教你關心祖國,去攞身份證可以揀中國籍或英籍,但如果唔揀自己係 British,好大機會攞唔到護照,結果我揀咗做中國人。」還是陶媽有遠見,阿陶:「我媽幫我揀咗英籍,因為去旅行方便喎。」結果 Q仔第一次去日本開會,關員發現身份證和護照是「中英對照」,他只能說:「我都唔知自己係乜人。」

保釣固然因為中國人的身份而來,而六四的反官倒、反貪腐也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六四威力,係令到整代香港人確定自己係中國人,在感性上回歸。」 Q仔總結香港不同階段的社運都是由中港矛盾造成,「就算咦家嘅反高鐵同政改,都係源於中港嘅落差,無得避。」

群眾就是力量

作為社民連主席,陶君行深知網上動員的厲害,而以往的土炮動員方法,則只靠出版刊物煽動、開記招讓傳媒報道,例如學聯「吹雞」,各院校分別要承包若干人數出席。「如果是但一間院校懶懶閒,成個行動會被拖垮;如果群眾踢極唔郁,搞手自然意興闌珊,喺社運低潮嗰陣尤其難捱。」

至於警察鎮壓與否,從來都是政治決定,有群眾基礎的行動,多數不會見血收場。 Q仔說:「試過喺九一八抗日維園集會上,派咗兩個黑 Bra艷女落場,企圖轉移視線!」左派以動員能力驚人見稱,但 Q仔說已今非昔比:「工聯會話就話有幾十萬人,民建聯又有萬幾,但都係外強中乾,因為佢哋已經無乜議題可以發揮。」蛇宴和荔枝團動員到一班不知就裏人去我去的阿婆阿伯撐政改,他們又怎樣看?「咦家權貴欺人太甚,西隧加價、八達通賣私隱、大浪西灣變私人豪苑等等事件,所有都可以歸咎於政制不公,如果有人能夠提出一套對政治經濟嘅全新見解,香港先有機會邁步發展。」


1.八九民運不只是社運大事,更衝擊了整代香港人。


2.陶君行:「禮義廉 Tee極好賣。」


3.陶君行(右二)被控在 2009年的國慶示威中襲警,在今年終被判無罪。


4.Q仔雖然已退下社運的火線多年,但仍是遊行示威常客,圖為 2000年的反廿三條遊行。


5.Q仔捐錢給社民連,正式出錢出力。


6.今日動員省口省力,「超錯」 Logo也是網民傑作。

社運
六七暴動



1.暴動期間的石硤尾,人頭湧湧,暴民滿街。


2.港英政府打壓示威,穿短褲的警察押走那年代的憤青。


3.以前沒甚麼胡椒噴霧,七十年代社運,爆缸司空見慣。


保釣
4.保釣運動相當長命,到現時仍未斷尾。



葛柏事件
5.1973年反貪污捉拿總警司葛柏的示威事件,當年動員到四千市民,反映民憤。



金禧事件
6.1978年的金禧事件,算是七十年社代社運的迴光反照,圖為司徒華,劉千石。



中英談判
7.1984年中英領導人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是八十年代社運轉捩點。



八九民運
8.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張韻琪(左),翻新太古橋的褪色六四標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